“對老百姓來説,他們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如果這些‘小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影響他們的思想情緒,影響他們的生産生活。”
這是許多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之江新語》中寫下的話。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言一行係民生。
擔任總書記後,習近平對人民群眾的關心有增無減。尤其是歷年全國“兩會”期間,一句句細心問詢,一次次民生關切,無不折射著習近平的為民初心。
“高速公路通到你們那裏了吧”“現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村裏都有保健室嗎”……一字一句都是對“一枝一葉總關情”這句詩的最佳注解。
“梅花香自苦寒來”
“你的經歷就像你的名字,‘梅花香自苦寒來’。”2018年全國“兩會”,在聽完全國人大代表米雪梅的發言後,習近平這樣稱讚。
米雪梅有著二十多年的外出打工經歷,她在發言中希望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投入,滿足日益增長的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教育需求,以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
聽到進城務工人員的心聲,習近平立即給予回應:我們制定政策要設身處地為進城務工人員著想,把當前最需要照顧的、扶持的方面搞好;千方百計讓進城務工人員能夠在城市穩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進城的隨著進城,也要讓留在農村的老年人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找到歸宿。
同米雪梅一樣來自基層的卓長立代表,因幫助過上百萬名下崗女工再就業,被大家親切地稱作“陽光大姐”。在聽完卓長立的發言後,習近平關切地詢問了家政從業者的工資待遇等問題。他高興地説,家政業像“陽光大姐”這個名字一樣是朝陽産業,並且勉勵家政從業者要把這個互利共贏的工作做實做好,辦成愛心工程。
卓長立會後激動地説:“彙報完後,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高興,臉上始終帶著笑容,而且始終和我的眼神對視著,就是真想多聽點再聽點兒,那種感覺特別強烈。”
“共産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為群眾排憂解難。”習近平每年全國“兩會”的下團組過程正是隨時隨地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的切實行動。
“團結穩定是福”
“我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奮鬥歷程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非凡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一直以來,習近平始終將處理好民族問題看作是關係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的大事。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多次來到少數民族代表中,感受他們越來越紅火的好日子。
“地是水澆地嗎?”
“都是水澆地。”
“通了自來水嗎?”
“總書記,村裏通了水,也通了電。現在村里正在發展特色産業,帶動百姓增收致富。”
…………
這是2018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與身著民族服裝的趙會傑的對話。在趙會傑彙報期間,習近平始終面帶微笑,並頻頻點頭。審議結束時,習近平拉著趙會傑的手誇她説得很好。
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趙會傑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同總書記面對面交流,她更沒有想到,總書記會問得這樣詳細。“總書記對民生小事的關心讓我們覺得很溫暖,一位大國領袖這麼關注一個小鄉村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讓我們備感興奮、備受鼓舞。”
2019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再次來到內蒙古代表團,吳雲波代表發言時説:“村民們發自內心地邀請您到嘎查看一看。”
習近平考慮到遼闊草原上長久以來“出行難”的問題,笑著問:“去嘎查,路怎麼走?”
“飛機、火車、汽車都可以。”聽到吳雲波這個籠統的答案,會場響起了一陣笑聲。
要想富,先修路。得知民族群眾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習近平也很欣慰。
“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2017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在新疆代表團參加審議時,這樣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民族團結觀”。
“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如果説維護民族團結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那麼確保少數民族同胞在小康路上不掉隊,亦是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一環。習近平細緻關懷“小鄉村”裏的“大民生”,強調“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是對少數民族人民最真摯的感情。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立下莊嚴承諾。
困難群眾一直是他心中最牽掛的人。全國“兩會”期間,脫貧攻堅亦是他關注的焦點。
對於扶貧,他看得明白、問得詳細、講得透徹。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向代表了解十八洞村的情況。他正式提出“精準扶貧”就是在十八洞村。習近平關切地詢問:“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條件比十八洞村還差的有多少?”
2017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説:“曾在電視上看到有關涼山州‘懸崖村’的報道,特別是看著村民們的出行狀態,感到很揪心。”
2019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在河南代表團仔細盤點河南省的貧困縣集中地區:“有大別山區,還有太行山區、黃河灘區……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要再接再厲,咬定‘兩不愁三保障’。”
…………
“脫貧攻堅一定要扎紮實實,我們的時間表就是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幾年時間,不要脫離實際隨意提前,這樣的提前就容易摻水。”如今,這個時間節點如期而至,脫貧攻堅成績斐然。
2017年,十八洞村宣佈退出貧困村,作為中國脫貧攻堅的“地標”,它早已名揚海外;就在前幾天,“懸崖村”84戶貧困戶全部從山上的土坯房搬進了縣城的樓房,這裡的貧困人口年平均收入由2014年的不到2000元,提升到2019年的6000元左右;2019年申請脫貧摘帽的344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截至2020年5月17日,全國22個省區市的780個貧困縣宣佈脫貧摘帽。
2020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這場人民的盛會將繼續見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秉持一以貫之的為民情懷,與廣大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同心同行。
正如習近平所説的那樣:“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只要精誠團結、共同奮鬥,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步伐!”
編輯:蔡純琳責任編輯: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