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5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鄂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科技攻關專家組成員王貴強就參與抗擊疫情情況答記者問。
王貴強表示,不同於到武漢進行一線救治的同事,他的“戰場”主要是參與到國家衛生健康委一系列診療方案,包括恢復期血漿的診療治療方案制定等。
“我個人最早是1月31日,作為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派到安徽指導重症、危重症救治。回來以後基本每天都到衛健委,把前方的各種病例尤其是死亡病例進行研判,希望從中能夠挖掘出預警預測指標。”王貴強説。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發的傳染病,醫護人員對它的臨床表現、病情轉歸包括發病機制都不是非常清楚。剛開始,王貴強希望通過這些病例的研判,找到一些預測預警指標,將其體現在指南中。
同時,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認識也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我個人也參與了第五、第六、第七版診療方案具體的更新,其中通過病例的研判等方式,把很多新的診療理念放在了診療方案中,比如當時對檢測的敏感性,上呼吸道敏感性不太好,出現假陰性,我們從原來的咽拭子到後來強調鼻咽拭子,再後來強調用痰液來進行檢測。”
提及自己的“戰場”,王貴強説:“實際我的戰場基本就是參與到衛健委一系列診療方案、包括恢復期血漿的診療治療方案制定等。”
除此之外,王貴強還在多方面持續抗疫。“我們在後方把每一次指南更新後,立刻把它做成一個課件進行廣泛培訓。我通過各種平臺,累計培訓5500多萬人次醫務人員。我們還承擔了科技部的一些項目,包括大家關注的復陽問題,我們最早提出來,應該關注“復陽”的科學問題,包括怎麼來的,為什麼會出現,臨床轉歸怎麼樣,需不需要干預等,科技部這個項目,由我負責&&,目前仍在進行中。”王貴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