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説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釋放內需潛力

來源:中國經濟網  |  2020年05月07日 16:05
中國經濟網 | 2020年05月07日 16:05
原標題:【戰“疫”説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釋放內需潛力
正在加載

  當前,我國境內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復工復産正有序推進,疫情防控轉向常態化。但同時,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勢頭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國內個別地區出現聚集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還有很大不確定性。在此形勢下,既要看到疫情防控帶來的積極變化,加快恢復經濟社會運行秩序,也要持續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切不可掉以輕心。

  疫情防控這根弦必須時刻繃緊

  沒有比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更重要的事情,疫情防控這根弦必須時刻繃緊,決不能前功盡棄。唯有不斷鞏固防控戰果,才能為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提供有力保障。

  當前,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常態化疫情防控還需保持足夠的定力。要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既不能縮手縮腳不敢做事,也不能放鬆警惕抱有僥倖心理。

  “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促進 經濟社會運轉正常“動起來”,才有生機,才有希望。因此,疫情防控要為各項經濟活動有效開展創造條件、提供方便。不僅要把前一階段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作為長效機制延續下去,還要不斷適應新情況新變化,科學研判當前形勢,做到視野上更開闊、思路上更靈活、用力上更充分、措施上更精準。

  同時,經濟活動也應借助科技手段和成熟經驗,盡可能以有利於疫情防控的形式進行,如靈活復工、錯峰出行、在線服務等。疫情防控與眾多産業聯絡緊密,其中一些産業直接與疫情防控相關,還有一些産業則是疫情防控的支撐與保障。因此,完全可以在提高疫情防控能力的同時推動整體經濟社會發展。

  消費旺了,經濟才會是一池活水

  提振消費需求,是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疫情期間,在傳統零售業生存堪憂的同時,許多新行業、新業態、新模式展現出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最近一段時間,各地不斷出臺一系列舉措,激活新型消費潛力。深圳市發起“微視鮮粉節”助力企業拓寬電商銷售渠道,杭州市武林商圈開啟“雲購武林”活動,全國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産品“代言”……這些充分展示了數字經濟強大的抗衝擊能力和發展韌性。“五一”小長假期間,民眾“買買買”熱情再次釋放,全國接待國內遊客總人數達1.15億人次,全國29個省份消費金額完成了同比增長,上海“五五購物節”18小時12分鐘支付總額破百億元……消費市場密集交出了喜人的成績單。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消費旺了,經濟才會是一池活水。疫情衝擊之下,新消費模式的出現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基本需要,為生活帶來便利,促進國內消費市場潛力釋放,也為整個社會提供了新型工作崗位,起到了穩就業的作用。同時,消費習慣的改變將促使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更加迅速。新模式極大地激發了企業活力,中小微企業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直播帶貨等新供給方式不斷提升供給效率、優化供應鏈。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是我國特有的優勢。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全球最大,市場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如果能將國內的需求充分激發和釋放出來,我國經濟面臨的複雜嚴峻形勢將會得到很大改善。

  當然,讓百姓敢於消費、放心消費,不僅要抓緊落實各項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還要有針對性地解除人們的後顧之憂。要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復市,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讓群眾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積極消費。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升級需要,適應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趨勢,著力提高消費品有效供給的能力和水平。

  疫情之下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考驗的是智慧、方略和定力。只要我們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堅定發展信心,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一定能克服疫情影響,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梁瑜)

編輯:謝博韜 責任編輯:王敬東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戰“疫”説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釋放內需潛力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