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是隱藏的“病毒庫”

來源:光明日報  |  2020年03月28日 10:31
光明日報 | 2020年03月28日 10:31
原標題:野生動物是隱藏的“病毒庫”
正在加載

  【環保筆談】

  一部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人與自然協同演化的飲食史。開闢草莽,漁獵促成人猿揖別,點燃人類早期文明的星星之火。然而,近代以來,隨著迅疾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人類在侵佔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同時,還對野味趨之若鶩,於是,密林深處、汪洋大澤的野味通過偷獵、圈養、貿易等渠道魚貫而出,聚集餐桌,使得本就數量稀少的野生動物更是難覓蹤跡,不少物種甚至被吃得瀕臨滅絕。

  物以稀為貴,諸如“龍虎鬥”之類的野味,名稱生猛,材料難得。觥籌交錯間,招待者盡顯地主之誼,受邀者倍感禮遇與重視,雙方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野味背後的身份與標識吧。當然,也有不少人沉迷于“以形補形”“越野越補”的古老執念,將天上的飛禽、地上的走獸、水中的野生魚類,悉數化作盤中餐、腹中物和想象中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野味曾經是特定生態群落原住民的重要蛋白質來源。例如,在居住于加拿大北極東部地區和格陵蘭的因紐特人食譜中,海豹仍然佔有一席之地,植根于傳統的捕獵海豹、分配食物塑造了其身份認同和文化方式。然而,這種極為特殊且小眾的飲食習慣同因紐特人賴以生存的環境息息相關,並非人類社會飲食方式與習慣的主流。如今,全球的農林牧副漁業生産整體上品類齊全、營養豐富且運輸便利,完全可以讓我們不必依賴野生的飛禽走獸遊魚就能吃飽吃好。如果有人仍執迷于野味的滋補,且不説與健康、文明的飲食習慣漸行漸遠,也與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相背離。

  俗話説,“病從口入”。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與家禽家畜的生存環境迥異。在野外生存條件下,野生動物攜帶大量已知、未知的病毒,使得它們成為隱藏在自然界的“病毒庫”。被科學家認定為幾乎所有冠狀病毒宿主的蝙蝠,在長期的野外進化中形成了可以與病毒和平相處的身體結構和免疫系統。可是,這些病毒一旦離開蝙蝠這個自然宿主,通過某種途徑輾轉到果子狸、穿山甲等動物身上,再經獵捕、運輸、飼養、宰殺、儲存、售賣、加工和食用等過程環節擴散,就可能在人群中突然暴發和廣泛傳播,造成難以想象的疫病災難與自然生態危機。

  野味貿易不僅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也造成了地球生態系統的極大破壞。“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作為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重要驅動因素,野味貿易不僅使黑猩猩、穿山甲這些物種遭受滅頂之災,也大大削弱了森林、濕地、草原等生態系統提供優質生態産品的能力。“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與政策平臺”(IPBES)2019年發佈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顯示,大自然的衰退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有100萬種物種面臨滅絕危險。自然是生命之母,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猶如一張環環相扣的大網,任何一個物種都是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每種生物的滅絕都會使這張“生命之網”出現孔洞,從而給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帶來潛在的生態危機。

  文明,在戰疫中前行。從鼠疫到埃博拉病毒,從SARS到新冠肺炎疫情,人類與病毒、細菌的鬥爭從未停息。在全球深度互聯的趨勢與背景下,潛伏在野生動物體內的病毒與細菌有了更多的傳播機會和易感人群,塑造出全新的人類疾病圖譜,對人類的健康造成複雜而深遠的負面影響。痛定思痛,為預防上述重大公共衛生風險,我們必須將防範的關口前移,徹底革除一些地方一些人行之多年的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因為,保護野生動物,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美好地球家園,就是呵護人類自己。

  (作者:樊良樹,係華北電力大學副教授)

編輯:邢斯馨 責任編輯:王敬東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野生動物是隱藏的“病毒庫”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