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通治方+社區+互聯網’把新冠火苗消滅在基層

來源:中國日報網  |  2020年03月16日 09:57
中國日報網 | 2020年03月16日 09:5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中國日報3月15日電(記者 吳勇、蘇峰)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組組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日前接受中國日報記者專訪,介紹中醫在武漢抗擊新冠疫情的作用。

  記者:為什麼要研發“1號方”?

  仝小林:這個“1號方”是這次疫情之中逼出來的。因為我們當時看到是發熱門診的病人實在是太多了。醫療系統處於崩潰的邊緣,病人沒辦法救治,醫護人員也非常危險。所以我們當時就跟湖北省中醫院和武昌區政府一塊來商量,怎麼樣能夠用一個通治方,先幫病人都吃上藥。

  2月2號的時候,由前線中醫總指揮和湖北省、武漢市衛健委一起,和我來共同制定了“武漢抗疫方”,也就是後來在武漢廣泛推廣的“1號方”。

  記者:“1號方”效果如何?

  仝小林:“1號方”使用就達到將近80萬付,覆蓋5萬多人。之後的“2號方”使用量60萬副,接近三萬多人。這兩個方子加上張伯禮院士的方子,應該説整個把武漢基本上覆蓋了。

  當時覆蓋的是發熱,疑似加上輕型和普通型病人,所以對整個社區治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效果非常顯著,一方面,已經被診斷為輕型和普通型的322例裏邊,全部的治愈,無一例轉為重症。

  另一方面,確診率和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我們可以看下整個武昌區的數據。從2月3號到2月18號,就是在我們鋪藥的過程之中,整個確診率到2月18號也是斷崖式地下降,死亡率也是斷崖式地下降。

(武昌區衛健委提供)

(武昌區衛健委提供)

  這裡肯定有國家“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療”政策影響,以及對新冠認知和治療水平的提高。同時我認為,和“1號方”關係非常密切。

  老百姓開始的時候接受度不高,但是吃了幾天之後一看發熱、咳嗽、食欲情況都明顯改善,然後都來要,非常喜歡吃這個藥。

  記者:“1號方”的依據是什麼?

  仝小林;這個方子主要是根據中醫對疾病的認識,即寒濕。

  我們在早期看到病人都體現了相關的症狀。

  因為當時武漢陰雨綿綿,而且氣候異常。再加上看到病人的舌苔,當時就考慮是個寒濕疫。後來再到病房看,到發熱門診看,到社區看完病人以後,更加堅定我們的信心,這個病就是寒濕疫。治療原則是宣肺。

  環境改善之後,人體的免疫功能就被激活。中醫講,正氣就能起到輔佐作用。中醫不是直接抗病毒,而是改善人體內在寒濕環境。

  1號方”的來源有好幾個,由麻杏石甘湯、葶藶大棗瀉肺湯、藿樸夏苓湯、二陳湯、達原飲等化裁而來。那個裏邊的方子和我們後來組方也非常相似,這個也有我們剛才講的清肺排毒湯裏邊的有一個叫做麻黃附子細辛湯,也有藿香化濕醒脾。

  記者:社區防治是關鍵。您有什麼經驗分享嗎?

  仝小林:我們後來總結把中醫治療新冠總結為“武昌模式”,主要包括通治方、政府和互聯網。

  “1號方”作為通治方,是基礎。在制定通治方之後,由武漢市衛健委醫療救治組發文件推行。18個社區服務中心,144個社區,在區政府的領導下全面推開,把藥送到病人家裏邊。

  互聯網也是關鍵。當時,醫生少,病人太多,根本住不上院,都是居家治療。我們聯合劉保延教授,在後方組織了600多名醫生。通過互聯網,在後臺對病人1對1地服務,幫助他們心理疏導,調整藥物。這對解決醫務人員緊張,緩解病人心理緊張,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編輯:王若怡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仝小林:‘通治方+社區+互聯網’把新冠火苗消滅在基層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