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濕地】保護黃河三角洲,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來源:央視網  |  2019年12月29日 09:46
央視網 | 2019年12月29日 09:46
原標題:
正在加載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鄭重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相並列,新時代治理黃河的藍圖和路徑由此明晰。人們再次把關注的目光聚焦于黃河三角洲、聚焦于黃河、聚焦于黃河流域、聚焦于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基本方略;在五大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韆鞦大計。”這一斷論真是字字千鈞!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同長江以及其他重要河流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黃河寧,天下平。黃河安瀾,國泰民安。從某種意義上説,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也是一部治國史,並留下了諸多或喜或悲的黃河傳説與黃河故事。

  毛澤東曾多次述説黃河,並率領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投入治理黃河的偉大鬥爭。毛澤東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河上下”。他深情地説, “這個世界上什麼都可以藐視,就是不可以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啊!”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發出“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根本宗旨在於“使黃河為人民造福”。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明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黃河沿岸人民的美好願望一步一步化為現實的圖景。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就是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流域構成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的定位內蘊新意、深意、遠意。“表象在黃河,根子在流域。”這一認知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流域經濟是極具新時代特徵的重要概念,由此,黃河經濟帶呼之欲出!

  九曲黃河,浩浩湯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何等壯觀!

  習近平總書記既充滿憂慮地關注到黃河“下游生態流量偏低,一些地方河口濕地萎縮”,又欣喜地看到總體上“下游河口濕地面積逐年回升,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黃河三角洲是一片神奇而瑰麗的土地。黃河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是1855年以來由於黃河的衝擊作用而形成的沖積扇,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則使黃河三角洲呈現出蓬勃生機。這裡,既有遍佈蘆葦、香蒲的沼澤濕地,又有河口沙嘴及其兩側的爛泥灣灘地,帶翅鹼蓬鹽灘濕地,灌叢疏林濕地,以及人工槐林濕地等,春季百花爭奇鬥艷,初夏槐花怒放忽如一夜大雪飛至,秋天蘆絮飄揚一派天蒼蒼野茫茫的氣象,更是天鵝、丹頂鶴等鳥兒們的天堂,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這裡,既有滄海桑田的神奇與遠闊,又有黃龍入海的壯觀與長河落日的靜美。濕地保護是黃河保護的點睛之筆,生物多樣性意味著蓬蓬勃勃的生機活力。這是永恒的生命之鏈,也是永恒的生命之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讓黃河造福人民。”馳而不息,久久為功。這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定力。這是新時代中國領袖對新中國開國領袖的歷史性回應,其主基調和主旋律就是講好新時代的黃河故事。 

  (作者係北京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林建華。本文同時發佈於今日頭條“理論小品”欄目)

編輯:于曉丹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生態文明@濕地】保護黃河三角洲,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