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多噸國糧被盜,誰讓偷糧“碩鼠”如此膽大?

來源:央視網

發佈時間:2019-06-14 作者:沐城

核心提示:在糧食業內部流傳著這樣一個説法:“糧庫錢沒腰,看你撈不撈。”別看是一句調侃的話,可半真半假之間道出了糧食系統內部一些不可不察的問題。

1

在糧食業內部流傳著這樣一個説法:“糧庫錢沒腰,看你撈不撈。”別看是一句調侃的話,可半真半假之間道出了糧食系統內部一些不可不察的問題。

近日,一起4年前發生的盜糧大案又再次引發關注。2015年,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譙西糧庫9000多噸國家儲備糧被糧庫負責人譚獻華監守自盜。案發後,亳州市多部門還曾採取“突擊補庫”的方式試圖“就地處理”。案件的處理結果是譚獻華被判入獄11年,但違規操作補庫的責任人均未被問責。遺留的代管單位經營困難、拖欠糧款引發維權至今無果、追討欠款向法院起訴被駁回等諸多亂象,則讓案件欲蓋彌彰,並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

譙西糧庫是亳州市譙城區糧食局的下屬單位,下設13個糧站。案發時,13個糧站負責人大部分與譚獻華沾親帶故,甚至還出現了父母退休、子女頂班的繼承式任職情況。這種把國家糧庫當成私家糧庫的情況已屬反常,但無人過問、任其妄為的情況則更加反常。若不是2015年的那次突擊檢查,譚獻華監守自盜一事可能至今無人知曉。這凸顯了監管在任人唯親面前的無力感。

根據國家《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動用國家儲備糧,程序非常嚴格,應報國務院批准。如此嚴格的動用程序,按理説是天衣無縫的。可事實證明,譚獻華盜糧卻另有他途,硬是繞過了程序,利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糧食局和中儲糧亳州庫例行月度查庫後的時機,突擊進行了一次一兩千噸的盜賣活動,這在短時間內很難被發現。

更離奇的是,當時的糧庫沒有安裝監控。案發時是2015年,在這個公共區域監控完備的時代,很難想象放置國家儲備糧的糧站沒有監控設備。會不會是有監控而被拆除了,還是一開始就做好了倒賣的準備而沒有安裝?

盜糧倒賣後所得的錢,全部被譚獻華用於償還債務和經營其私有的鴻源面業公司。此外,譚獻華還私自出租糧庫,將出租所得的330萬元也據為己有。據知情人透露,譚獻華私自出租的情況糧食局的相關負責人是知道的。為何知情不管?這不能不讓人産生疑問。這中間是否有利益交換?這些疑問在案件處理時就比較模糊,而現在則必須説清楚。

本案最為讓人存疑的就是其處理結果。譙西糧庫盜賣案事發後,譙城區糧食局、原亳州市糧食局及中儲糧亳州庫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報,而是採取“突擊補庫”的形式試圖“就地處理”。隱瞞不報本身就是不擔當、不作為的表現,試圖掩蓋更有變相犯罪的嫌疑。但結果卻是違規操作補庫的責任人均未問責,只有譚獻華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

偷盜9000多噸國家儲備糧,難道僅僅是譚獻華一人之力?有沒有其他人參與?是否存在權錢交易和利益交換?這些都亟待解釋清楚。

拋開本次譙西糧庫個案,監守自盜、盜賣分贓、利益交換……糧食系統的腐敗一直困擾著我國。還有沒有像譙西糧庫這種情況而沒有暴露的?為什麼監管程序完備卻無法清除糧倉“碩鼠”?為什麼糧食系統腐敗如此難以監管?此次譙西糧庫案件給了這些問題一個很好的反思案例。各級和各地的有關部門也應該以此為對照,為自己管轄範圍內的糧食系統認真做一次“體檢”。

本文首發于央視網《見識》欄目,可訂閱微信號“央視網”查閱。

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央視網出品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