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歲堅守臨床一線,他説活著就要為國家作出貢獻

最美人物 來源:央視網 2019-5-22 第1002期 A-A+

央視網消息:上午8點40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眼科門診已經人滿為患,99歲高齡的眼科教授張效房準時出現在了這裡。他是我國眼內異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傷專業的學術&&人,工作70年來,他讓無數患者重見光明,培養了大量眼科學臨床人才,直到如今依然堅持在臨床一線。

1

由於年事已高,每次門診對於張效房來説更像是一次大考。他顧不上喝水,沒時間上廁所,長時間保持著一種姿勢,精力高度集中,患者不時擠滿了診室,在面對一些沒有挂上號的患者時,他常常像年輕醫生一樣加班加點。

“有的病人是從很遠來,等我好幾天,等我上班,那我給人家解決不好對不起病人,對不起人家。”張效房説。

在他身體力行的帶動下,眼科門診還有不少退休多年仍然在坐診的醫生。

“對我們確實是一種激勵,我也退休好幾年了,我之所以還在臨床工作,就是受我老師(張效房)的影響,我特別佩服他一點,他從來不放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郝燕燕説。

1920年,張效房出生於醫學世家。身為醫生的父親一直教導他要學有所成報效祖國。抗日戰爭打響後,正在讀高中的張效房堅定地選擇了醫學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他的想法很簡單,雖然不能到前線去打仗,但學好醫學,也可以為國家服務。

“所以雖然環境非常艱苦,但是我們讀書非常認真,就是一心想著怎麼樣來救中國,怎麼樣讓中國強盛。”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張效房來到河南大學附屬醫院工作。因為醫術精湛,他30歲時便成為了醫院眼科負責人。在診斷中,張效房發現得沙眼病導致失明的人非常多,就經常帶領醫生們利用節假日去農村為患者免費做手術。

他們總是早上帶著乾糧出去,晚上天黑了才回來。對患者發自內心的心疼和體諒,成為張效房一生執著于眼科醫學研究的動力。

建國之初,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迅速。由於環境限制和操作不當,因眼外傷導致失明的患者眾多。“比如説車床上有些飛起來的小碎塊到眼睛裏頭,石頭、石塊炸到眼睛裏面”,攻破眼內異物這個難關,成為當務之急。

1

張效房夜以繼日地對眼內異物的定位與摘出進行系統研究。1976年,他所寫的《眼內異物定位與摘出》出版,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部系統探討眼內異物的專著,這些理論廣泛應用於臨床,使大量患者避免了失明。

由於張效房在眼科醫學界的突出成就,他經常被國外邀請講學、做報告,一些大學開出優厚條件,希望他留在國外,但都被他婉言拒絕了。

他説:“我當時就想我是中國人,我的經驗也是從一個一個中國病人身上來的,報答祖國還來不及,我必須把我所有的一切貢獻給中國人。”

1

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位至今仍在診室忙碌的老專家,還是一位做過十多次手術的癌症患者。在最危險的一次腎臟摘除手術前,他傾其所有,把畢生積攢的120萬元錢捐了出來,建立眼科醫學學術基金,用於資助和獎勵年輕的醫生們。

1

幸運的是,那次手術張效房再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這讓他越發感到時間的寶貴,“我想趁我還有精力的時候,把我的所學,所有的經驗教訓傳授給大家,時間不多了,我自己知道,所以我必須抓緊時間,一刻不停地工作,一刻不停來幫助培養下一代。”張效房説。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