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這條關於中美磋商的消息,傳遞的不止是積極信號

中國新聞來源:澎湃新聞 2019年02月10日 23:3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微信公眾號“陶然筆記” 圖

  假期還未結束,新聞匆匆而來。

  大年初五傍晚,新華社發佈消息。

  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將於2月14日-15日在京舉行

  新聞不長,先把全文貼在下面

  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人劉鶴將於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將在不久前華盛頓磋商基礎上,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進一步深入討論。美方工作團隊將於2月11日提前抵京。

  算上標題和電頭,這條消息還不到200字。

  聊聊數語,能讀出什麼?

  如果比照之前國內外的公開信息,再結合陶然筆記了解到的情況分析,這則短消息的內容並不簡單。

  下面説點不成熟的分析,以及一些個人體會。

  首先,中美經貿磋商仍在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這是個看著簡單,但並不太好理解的結論。

  至少從美國方面的表態來看,好像不是這麼回事。

  據美國那邊的消息,就在2月7日,特朗普總統還在對記者説,在3月1日之前不會與中國國家主席會晤。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也表態稱,兩國元首稍晚可能還會會晤,“但目前這種情況還很遙遠”。

  這個消息被市場理解為中美談判受挫,美國股市甚至因此連跌好幾天。

  既然美國官方表態曖昧,市場又反應消極,為什麼陶然筆記還要説磋商仍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原因很簡單,從過去近一年的經驗來看,在中美經貿磋商問題上,不能看美方是怎麼説的,而要看是怎麼做的。

  就近期談判而言,美方嘴巴上總説“這也不行”、“那也不要”,但是身體和行動很積極。

  一個重要的跡象就是,自去年12月1日中美元首會晤之後,特別是去年12月下旬開始,雙方接觸頻率越來越高,美方派出的團隊陣容也越來越大。

  以下是從中國商務部網站上整理的一些內容:

  12月19日,中美舉行經貿問題副部級通話,就雙方關心的問題進行溝通。

  12月21日,中美雙方進行副部級通話,再次就彼此共同關心的貿易平衡、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取得新的進展。雙方還討論了下次通話和互訪的有關安排。

  12月27日,商務部發言人對外回應,即便現在美方處在聖誕假期,但中美經貿團隊始終保持了密切溝通,磋商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按計劃如期推進。

  1月7日至9日,中美雙方在北京舉行經貿問題副部級磋商。雙方積極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就共同關注的貿易問題和結構性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細緻的交流,增進了相互理解,為解決彼此關切問題奠定了基礎。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密切聯絡。

  1月24日,商務部對外宣佈,劉鶴副總理將於1月30日至31日訪美,舉行中美經貿問題高級別磋商,共同推動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

  上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是1月31日在華盛頓結束的。

  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2月14日就要開始。

  滿打滿算,不到半個月時間。

  其實半個月都是説多了,如果考慮到路上往返時間,以及美方工作團隊大年初七(2月11日)就要來京磋商,實際上真正的間隔時間恐怕也就是一週左右。

  美國人沒過好聖誕節,我們沒過好春節。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雙方的工作團隊都體現出極強的勤奮、專注和專業性。

  白宮發佈的聲明顯示,2月11日抵京的美方工作團隊依然是由副貿易代表格裏什(Jeffrey Gerrish)領銜,成員名單與1月7日那次相比,增加了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威廉斯(Clete Willems)。

  另據陶然筆記了解,美方工作團隊這次來華磋商成員將近60人,比1月7日的24人,人數翻了一番還不止。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中美之間的接觸頻率大大提升,美方來華談判的人數大幅度提升,工作團隊磋商緊接著就是高級別磋商。

  如果雙方的溝通意願都不積極,或者“剃頭挑子一頭熱”,不會有現在這種局面。

  即將舉行的這次磋商,就是個積極信號。

  其次,所謂“談判時限”不過是美方設置的輿論議題,真正的要害是停止貿易戰,達成一個雙方都認可的協議或諒解。

  在1月31日那輪磋商之後,特朗普總統在會見劉鶴副總理時的有個表態:

  “本輪美中經貿磋商取得了重大進展,我希望雙方儘早達成一個偉大的協議,這對我們兩個國家和世界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姆努欽財長2月中旬將率領美方經貿團隊赴華同中方繼續進行磋商。我期待與習近平主席早日會晤,共同見證美中就經貿問題達成協定的歷史性時刻。”

  這個表態也引起國內外的密切關注,大家關心的是3月1日之前,中美之間能不能就經貿問題達成協定或諒解。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也許會掉進美國“議程設置”的話語陷阱之中。

  很多人被美國人設置的話題引著轉圈圈,恰恰忽視了談判另一方中國的態度。

  什麼意思呢?

  所謂“3月1日”的概念,本質上是為中美經貿磋商提供的折衝。

  真正的要害問題,不是時限,而是中美間到底能不能達成協定。

  談得好,因為技術原因3月1日來不及達成協定,那麼不妨多暫緩兩個月,比如到5月1日也不是不可以。

  談得不好,時間早一點也好晚一點也罷,到時候桌子一掀,該打還得接著打。

  中美磋商是雙邊談判,不能只看美方的態度,必須把中方的態度加進去,綜合考慮,才有可能最接近事實。

  中國的態度,就是我們之前反復提過無數遍的那幾條。

  “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態度沒有變。

  “堅定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的態度沒有變。

  “堅持擴大開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態度更沒有變。

  了解中國這個態度,就很容易推斷中國對所謂“3月1日時限”的態度。

  談得好,順其自然就能達成協定。

  談得不好,其他的一些都無從談起。

  一切可能的前提,是停止貿易戰。

  第三,這場中美貿易戰中我們遇到的最難問題,不是怎麼對付美國人,而是如何面對我們自己。

  中美這場貿易戰,前前後後打了快一年了。如果從2017年8月美方啟動301調查算起,是一年半的時間。

  個人的最大體會是,我們在中美貿易戰中要面對的最大問題,不是美國人,而是我們自己。

  比如,因為中興事件,讓我們看清了在科技問題上面臨的短板。也讓我們認清了在科技發展方面,唯有通過開放條件下的自主創新做強自己,別無他途。

  比如,在開放問題上,我們遇到了美方訴求與改革開放既有方針相一致的地方。

  對於談判而言,這是好事,達成一致也很容易。

  但是讓國內的人們理解這件事,卻並不容易。

  要是不開放,正好落口實,你封閉,你用政策保護國內市場。

  要是開放,也有人蹦出來説,你看,向美國投降了,低頭了。

  裏外不是人。

  凡此種種,要面對的各種問題,更需要我們面對自己,認清自己,想清楚我們的最大利益在哪。

  美國人挑起貿易戰,有深刻的政治經濟訴求,本質是為美國利益服務的。

  我們對付美國的挑釁,打也好,談也好,也是在“利益”二字上做文章。

  維護我們的國家利益,為未來的發展爭取時間空間,盡最大努力堅持既有的發展節奏,而不被貿易戰干擾。

  在當前局面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就是我所理解的最大利益。

  在這個最大利益之下,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

  記得在十九大報告裏,提出了國家兩個階段的目標。

  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兩個目標看著很美麗,但是要實現哪個都不容易,不可能“躺贏”。

  中美貿易戰,讓我們更加清醒地去面對自己,其實也可以視作我們前進路上的一場“成人禮”。

  只有在這場無聲博弈較量中站住了,我們未來的步子,才可能走得更穩。

  (原題為《這條關於中美磋商的消息 傳遞的不止是積極信號》)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