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考察天津,密集走訪了哪些地方?

新聞頻道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 2019年01月18日 16:4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習近平總書記新年首次國內考察涉及京津冀三省市,其中第二站天津的行程安排最為密集。除了南開大學,他還去了哪些地方,關注了哪些群體,説了些什麼?《時政新聞眼》為您詳細介紹。

1閱盡百年南開

△習近平在南開與師生交流現場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陳宇 劉會民錄製)

 △南開大學主教學樓前廣場(央視記者劉功河拍攝)

  南開大學自上世紀20年代確立的“知中國、服務中國”的治學觀,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遵循教育規律、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宗旨不謀而合。習近平鼓勵大家把在南開學習的具體目標同民族復興的宏大目標結合起來,把小我融入大我,才會有海一樣的胸懷、山一樣的崇高。

  2走訪朝陽裏社區那些“最可愛的人”

  同樣踐行著“服務中國”理念的還有天津市和平區新興街朝陽裏社區的志願者。離開南開大學後,習近平來到朝陽裏社區,探訪“最可愛的人”。

   △這座雕塑是朝陽裏社區引以為豪的一大地標。2009年3月,朝陽裏社區被國家民政部認定為“全國第一個社區志願者組織發祥地”。(央視記者王晶磊拍攝)

   △朝陽裏社區(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社區的六千多居民中,有251位退役軍人。朝陽裏專門設立了“退役軍人服務站”。

   △張卓鵬是為退役軍人服務的志願者,當天他為總書記做了介紹。張卓鵬説,他的工作包括為退役老戰士入戶理髮、診療,為他們辦理銀行業務,申請特困基金、修輪椅等,雖然非常瑣碎,但有別人體會不到的滿足感。(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習近平走到志願者中間,詢問他們的事跡,參觀和平區社區志願服務展。

   △在社區志願服務展館中展出的畫像。刻畫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最初開展志願服務的13名志願者。(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三十多年間,一代代志願者奉獻互助、義務幫扶社區困難群眾和空巢老人。從最初的13人,發展到現在11萬人的志願者隊伍。對社區居民的服務涵蓋科普、衛生、法務、文化等多方面。習近平説,志願服務事業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現代化國家的發展同行。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志願者吳炯為社區居民志願提供醫療服務所使用的器械。(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志願者孫香蘭為社區居民志願提供理髮服務30余載、5000余人次,這是她所使用的工具。(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被總書記接見的十九位志願者。最小的10歲,最年長的86歲。(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他們當中,有獻血志願者三十多年來累計獻血三百餘次;有“心目影院”志願者為盲人朋友講解無數場電影;有農民工志願者,身為環衛工人,主動義務照顧社區孤寡老人;還有大學生志願者服務天津達沃斯論壇…… 聽了他們的事跡後,總書記稱讚他們是貢獻社會的前行者、引領者,要為他們點讚。

  3考察天津港,習近平勉勵“做好實業”

  當天下午,習近平來到天津港碼頭。

  △天津港地處渤海灣西端,坐落于天津濱海新區,是京津冀的海上門戶。(央視記者黃京輝拍攝)

  

  △天津港岸邊,一艘巨型貨輪正在通過塔吊裝卸貨物。(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天津港從2014年開始打破地域限制,努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港口集群。2018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4.4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600萬標準箱。 

  △天津港調度指揮中心(央視記者李煒拍攝)

  在調度指揮中心,習近平聽取了我國航運事業的大型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等情況。他強調國家發展,經濟是第一要務,而扎紮實實地做好實業,才能攀登世界高峰。

  4打造京津冀協同“最強大腦”

  離開天津港,習近平來到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中關村協同創新展示中心考察調研。這裡是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建設的示範區,重點承接科技創新和研發轉化産業、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轉移。

  △天津市濱海新區的中關村協同創新展示中心(央視記者韓汝旭拍攝)

  近20家企業在這裡展示他們的高精尖科技産品。習近平在這裡看了“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飛騰芯片、麒麟操作系統、人工智慧配電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等産品展示。

   △“天河三號”百億億次原型機。它由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同國防科技大學聯合研製,“天河三號”超級計算機的核心技術全面自主化,原型機系統採用三種國産自主高性能計算和通信芯片。(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主任劉光明。他向總書記彙報了天河三號超級計算機百億億次原型機的研製和應用。(央視記者劉瑞琳拍攝)

  △“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正在帶一萬伏電壓線路上進行線路修復。有了“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線路搶修效率大幅提高,可實現不停電搶修工作,保障了電力工人的人身安全。(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水下觀測機器人,最深下潛深度可達100米。可在水下觀測、尋找、協助打撈、搭載其他設備完成各類任務。通過VR頭盔可以更沉浸式地觀測水下情況。(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多無人機協同智慧感知、規劃、決策、信息交互與協同控制的無人機集群展示。(央視記者劉瑞琳拍攝) 

  習近平説,黨和政府會繼續出臺政策,創造氛圍,讓大家心無旁騖地,有信心、有激情地投入到創新事業中。中國的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一定能夠靠自主創新來實現。

   △齊俊桐,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他向習近平介紹飛控技術的應用。(央視記者劉瑞琳拍攝) 

  新年第一次國內考察,習近平行經京津冀三省市,第三站是北京。《時政新聞眼》將持續為您帶來更多內容。

  監製/申勇 唐怡 

  記者/沈忱 龔雪輝 鬱振一 李煒 陳曦 劉瑞琳 姚瑤 肖冰毅 武偉 孫強 丁旭

  編輯/李嘉歡 劉博

編輯:蔡純琳 責任編輯:王敬東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