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三分鐘速覽:專題片《資本的力量》第二集精彩片段

中國新聞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 2019年01月16日 07:5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頻道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製作的電視專題片《資本的力量》,于1月14日-1月18日晚20點檔在央視財經頻道播出。

  這部專題片共五集,每集三十分鐘,內容結構緊緊圍繞“力量”這個詞展開。本片以改革開放40年為背景,講述28年的中國資本市場誕生、成長、改革、發展的過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助力。

  15日晚,電視專題片《資本的力量》播出第二集《成長之路》。

△三分鐘速覽:專題片《資本的力量》第二集精彩片段

  第二集《成長之路》,聚焦資本市場誕生和改革發展的歷程。

  本集主要講述中國資本市場的成長歷程,包括中國第一隻股票的誕生,股份制在中國的出現和發展,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誕生的過程和背景,股權分置改革的過程和重大意義,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和期貨市場的建立與發展,投資者隊伍的發展和投資理念的成熟,以及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逐步形成。

  八十年代的中國,還處在計劃經濟主導的時代,市場經濟剛剛萌芽。一些企業為了擺脫經營困境,它們自發地實行股份制,發行股票。此後,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相繼涌現出各種股份制企業。大量股票的出現,推動了轉讓、交易和買賣股票的需求。當中國的股份制企業已有上千家時,創辦一個規範的股票集中交易的市場,又擺到了決策者的面前。

 

  1988年9月8日,在北京萬壽賓館召開了著名的“萬壽賓館會議”,隨後起草了《中國證券市場創辦與管理的設想》,俗稱白皮書。它為中國資本市場奠定了理論基礎。

  1990年,是浦東大開發元年。中央政府提出,要把上海建成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設立一家證券交易所。同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浦江飯店正式開業。

 

  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總經理尉文淵回憶道,當年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一到中午休市,或者到下午閉市的時候,滿街都是紅馬甲,最高峰時會有三四千人。

 

  這一年的12月1號上午,深圳證券交易所也開始集中交易。

 

  兩個交易所的成立,拉開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帷幕。當時已經恢復發行十年的國債市場,總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資本市場蓬勃發展。

  到1999年底,中國上市企業已達949家,投資者開戶數4800余萬戶,股票總市值超過2萬6千億元。這一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超過8萬億,是1992年的三倍。

  資本,有力地支持著中國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但是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也開始顯現出來。

 

  中國資本市場誕生初期,國有企業為了融資,開始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但因為“姓資姓社”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為此設置了一種特殊的制度安排,所有公開發行的股票可以上市流通,而企業的存量股票,也就是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從此形成了上市公司股票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格局,這就是所謂的股權分置。

 

  2004年,中國證監會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到2007年年底,滬、深兩市共有超過98%的上市公司完成或進入了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宣告完成。

 

  股權分置改革是資本市場成立後,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制度改革。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完成,消除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提升了上市公司的質量,塑造了股權文化,並成功地解決了諸多困擾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難題,也讓資本市場釋放出更大的潛力。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資本市場的成長,是改革開放的成果,也是改革開放的助力。

  自1990年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中國資本市場的帷幕拉開。28年,中國資本市場由小到大,應改革開放而生,應改革開放而長,為了更好地助力中國經濟的成長,更充分地發揮資本的力量,它在改革中一次次突破,一次次前行。

  該片于1月14日-1月18日晚20點檔在央視財經頻道首播,次日0點檔、15點檔重播,敬請關注!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