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隱姓埋名28年 鑄核盾衛和平一甲子

最美人物 來源:央視網 2019-1-17 第922期 A-A+

央視網消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于敏,于2019年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

于敏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據公開資料顯示,于敏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去世前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曾任該院副院長。在於敏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只要國家需要,他都欣然從命,並不斷在新的領域取得突破。

1

于敏

于敏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1961年,他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我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在2018年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于敏等100名同志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1926年,于敏生於天津一個職員家庭,從小讀書愛問為什麼。進入北京大學理學院後,他的成績名列榜首。導師張宗遂説:沒見過物理像于敏這麼好的。

1951年,于敏在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任所長的近代物理所開始了科研生涯。正當於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時,1961年,錢三強找他談話,交給他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

“氫彈既有工程問題,又有技術問題,又有科學問題。是三者都有的一種尖端技術,所以要學的東西很多,我不懂的東西很多。國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于敏毫不猶豫地選擇服從分配。在重重技術封鎖的國際環境中,他轉行從零開始研製氫彈。從那時起,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科研生涯。

1

于敏在工作中(1980年/攝 來源:新華社)

為了儘快研製出中國自己的氫彈,他廢寢忘食。一年後,于敏根據上級指示調入核武器研究院,帶領部分同事去上海出差,利用那裏的計算機,集中力量攻克氫彈原理。他帶領大家選擇出了三個最有可能實現突破的模型進行驗證。

于敏洞察入微的能力對氫彈模型最終的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講起一段往事:有一天,于敏説一個物理量不對。大家去檢查,邏輯上、指令上都沒有錯誤,就是查不出原因。最後發現一個晶體管壞了,換好之後,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100多個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頭于堆積如山的計算機紙帶,然後做密集的報告,率領大家發現了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找到了突破氫彈的技術路徑,形成了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完整的氫彈物理設計方案。這也成為中國氫彈史上最著名的“百日會戰”,被載入史冊。

1967年6月17日,我國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顆氫彈,爆炸威力同於敏計算的結果完全一致。試驗成功的這一刻,于敏並沒有在現場,而是在北京守候在電話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于敏説,他沒有流淚,也沒有徹夜不眠,當天回去就睡覺了,睡得很踏實。從突破原子彈到突破氫彈,美國用了7年零3個月,前蘇聯用了6年零3個月,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法國用了8年零6個月,我國僅用了2年零8個月,成為世界上研製出氫彈速度最快的國家。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于敏率領團隊又在二代核武器研製中突破關鍵技術,使我國核武器技術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1

20世紀90年代初于敏與夫人孫玉芹(資料圖)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4年獲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85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1987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2015年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極高的榮譽紛至沓來,于敏一如既往保持著謙遜。他婉拒“氫彈之父”的稱謂。在於敏的床頭,能看到他擺放整齊的各類專業書籍和他最愛看的《三國演義》。諸葛亮的名句: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他一生的座右銘。

 由於保密的原因,這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著述多未公開發表,連他的妻子都説:“沒想到老於是搞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的。”不過他的傑出貢獻仍有蛛絲馬跡可循,原中顧委常委、國務委員張勁夫在《請歷史記住他們──關於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的回憶》中提到,“研製氫彈工作主要是于敏他們做的,方案是于敏提的,也得過大獎”。在《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核武器分冊》中,“于敏”的條目下寫著:“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起了關鍵作用。”

“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人生足矣!”于敏説。(綜合:光明日報、新華網媒體報道)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