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高華:從央視電視劇裏走來 又走進新聞聯播裏去

最美人物 來源:央視網 2018-12-21 第905期 A-A+

央視網消息:身著黑色西裝外套,左胸前別著一枚醒目的紅底黨徽,潔白的襯衣端正地係著一條紅色領帶,夾在西裝和襯衣之間,是一件紅色的毛衣。如此莊重的著裝,是一位88歲耄耋之人對改革開放40週年的敬意。

這位老人名叫謝高華,他是浙江省衢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原義烏縣委書記。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謝高華榮獲改革先鋒稱號,並被頒授改革先鋒獎章。(視頻截圖)

12月18日上午,他精心著裝,坐在人民大會堂主席臺第二排。在他前面,坐著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他身旁,坐著受表彰的其他改革先鋒以及國際友人;在他身後,10面國旗分列兩側,國徽懸挂中央,字標“1978-2018”格外醒目。

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謝高華以“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催生培育者”的身份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並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人們常説,無巧不成書。恰是慶祝大會前一天,12月17日,謝高華老人剛在入住的北京一家賓館慶祝自己88歲生日,一天之後,他又接受黨中央、國務院頒發的獎章、證書,真是喜上加喜。

謝高華老人的人生可謂豐富多彩,充滿著一個又一個值得説道的小事跡、小故事,有些故事不僅讓義烏人、浙江人口口相傳,更是以一部電視劇作品登上了全國熒幕。

謝高華(右二)擔任義烏縣委書記時的資料照片(1982年攝)。

熱播劇集裏的縣委書記

在一條人來人往的街道上,一位名叫駱玉珠的女士斜背一個綠色布包,手裏攥著一沓信封紙張包裹的照片,向來來往往的人們大聲叫賣:“看一下!看一下!林黛玉的照片”……

這是央視熱播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中一個片段,飾演“駱玉珠”的演員是殷桃,她和搭檔的男主角張譯一起講述了一段“義烏傳奇”,不僅收到觀眾大量點讚,收視頗高,還在各項影視劇作品評獎中屢獲大獎。

劇中的“謝書記”就是謝高華,同時,電視劇裏“謝書記”被小商品經營者當街攔車的劇情也是依照“當地小商販馮愛倩機關大院門口攔截縣委書記”這一事實改編。

回想起那段“截問故事”,謝高華印象很深,一見到何海美,他就説:“你就是那個賣‘林妹妹’(照片)的……”

1978年,趁著越劇電影《紅樓夢》在義烏播出之際,“駱玉珠”的原型何海美1元一張照片叫賣,3天3夜時間,賺到了33元,在當時可以買到400斤大米。之後,她又開始售賣太陽帽、尼龍襪、褲子等。但在那個年代,小商販不僅社會地位不被接受,何海美的褲子、襪子商品更是被“投機倒把辦公室”沒收了,無奈之下,她找到了當時的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

“我的東西很多也是國企進的、上海進的,城隍廟就可以賣,我們怎麼不行……”何海美頗為不平,謝高華答覆她:“我回去過問一下。”

20多天后,1982年8月25日,謝高華等縣裏領導同志與數百名當地商販聚坐在義烏一個劇院裏。謝高華明確表態:“開放市場,出了問題我負責。”對於開放的風險,他淡然地説,“我這個烏紗帽,撤掉就撤掉,撤掉了我就回家種田嘛。”

之後,義烏縣裏陸續出臺紅頭文件,確立了“允許農民進城經商”“允許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的“四允許”原則,可以説為義務小商品市場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從1982年9月,義烏縣委作出開放當地稠城鎮湖清門小商品市場,到後來提出“興商建縣”發展戰略,義烏發展歷程被廣為傳頌,浙江省委、省政府更是將“義烏發展歷程”上升為“義烏成功經驗”,即“興商建市”。

2018年10月20日,87歲的原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右一)參加“義烏第二代小商品市場舊址公園”揭牌儀式。

新聞聯播裏的改革先鋒

義烏位於浙江省中部,由於土壤酸性較大,不利於當地糧食作物生長,當地人發明了用雞鴨鵝毛混合草木灰、糞便漚肥的方法以提高産量。因此,雞鴨鵝毛成為義烏人的剛需品,而當地盛産甘蔗,這就醞釀出了“雞毛換糖”的故事。

許多農村漢子手搖撥浪鼓,頭戴斗笠,肩挑兩筐甘蔗壓榨的紅糖,走在義烏的大街小巷,大聲叫賣“雞毛鴨毛鵝毛換糖嘍!”

慢慢地,紅糖便不像最初那樣受城裏人喜歡,挑擔人就開始帶一些針線、鈕扣、別針等小物件叫賣,這一個個扁擔筐子,就是最早的一個個流動商鋪。

1982年,52歲的謝高華調任義烏縣委書記。在發展小商品經濟具體工作中,謝高華同樣乾脆直接。在謝老的拍板擔責下,義烏小商品市場不僅開起來了,還吸引了周邊市縣眾多小商販來義烏售賣,這就給稅收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經過深入調研走訪,謝高華又一次拍板,要“放水養魚”,不是“殺雞取卵”。義烏縣裏規定,試行“定額徵稅”,每個攤位設置固定計稅額,目標額度之外的營業收入不再計稅。這個辦法,不僅簡單直接,讓農民、商販們讀了通俗易懂,更是讓利於民,老百姓十分高興。

不過,義烏的這個稅收改革驚動到省裏,並上報中央部門,讓謝高華背負上很大的推行壓力。然而,並不懼怕摘掉烏紗帽的謝高華,毅然頂著上級多層壓力,將稅收新政實施了下去。

在《新聞聯播》的鏡頭裏,謝高華回憶起這段義烏改革開放的經歷,他説:“義烏的市場是人民的偉大創造。”在他心裏,“我們都是從人民當中來的,我又不會做生意,群眾才是真的英雄。”

2018年10月27日,義烏鐵路西站的一輛吊車在為中歐班列(義烏)進行集裝箱吊裝作業。

新時代“小商品之都”

改革開放40年來,義烏小商品市場經歷了8次搬遷、10次擴建,昔日的露天市場華麗轉身為國際商貿大廈。

跟在“小商品市場創始人”謝高華身後,一代又一代義烏人從事著各類商品貿易,不僅滿足了更好的生活需求,還讓中國商品走出國門,以滿足世界各國消費者的生活需求。

如今,每年有50萬外商來義烏採購,包括五金製品、塑料製品、紡織品在內的3萬多種小商品流向海外市場。伴隨著中歐班列通行,義烏商品市場的出口貨物也攀升到65%,其中一半銷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1

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我們的新時代需要更多的謝高華這樣的改革先鋒,也需要更多的義烏這樣的開放城市。

真正的改革開放,不只存在於一份份機關文件裏,更是一座城市發展的記憶,是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文/錢景童)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