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31省份機構改革方案獲批:多地設置“特色部門”

中國新聞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2018年12月18日 07:0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52 視覺中國

  視覺中國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道

  責編:曹煦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週刊》2018年第49期)

  隨著近期《上海市機構改革方案》獲批,至此,31個省份的省級機構改革方案已全部獲中央批復同意。

  根據中共中央2018年3月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報黨中央審批,在2018年年底前機構調整基本到位。省以下黨政機構改革,由省級黨委統一領導,在2018年年底前報黨中央備案。所有地方機構改革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作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地方機構改革正按照黨中央確定的“規劃圖”“施工圖”和“時間表”,全面實施。

  “優化協同高效”取代“精簡統一效能”

  第一個獲得中央批復的省份是海南。今年9月13日,中辦和國辦印發了《海南省機構改革方案》。

  改革後,海南省設置黨政機構55個,其中省委機構18個、政府機構37個。同中央黨政機構設置保持總體一致,並體現了海南的特色。例如,組建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省林業局,將陸地、海洋自然資源納入統一的管理體系;重新組建省生態環境廳,建立大環保管理體制;整合旅遊、文化、體育職能,組建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服務全域旅遊發展等。

  10月15日,《安徽省機構改革方案》獲批。改革後,安徽省設置黨政機構60個。其中省委機構17個,省政府機構43個。安徽行政學院副院長袁維海教授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安徽省機構改革共有29個單位進行了合併,重新組建了5個新單位。按照優化協同高效原則,在確保機構編制總量不得突破的前提下,根據職能和機構調整情況,統籌編制資源配置。

  優化協同高效,是這次機構改革中的一條重要原則。《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下稱“《決定》”)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原則。

  而以往,決策層對機構改革一直強調的是“精簡統一效能”原則。

  “與以往歷次機構改革不同的是,這次機構改革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強調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以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統籌推進黨政軍群機構改革。”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沈榮華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優化就是科學合理、權責一致,協同就是有統有分、有主有次,高效就是履職到位、流程順暢。”

  在袁維海看來,優化協同高效還意味著在機構改革中不會出現斷崖式精簡人員現象,改革後每個公務員都會有崗位。“今年年底前,安徽省級機構改革工作要基本落實到位。目前,市縣機構改革總體意見已經安徽省委推進機構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正按程序上報中央備案。”

  省級機構限額管理,多省份總數不超過60個

  記者梳理髮現,改革中也有不少省份因地制宜設置機構“自選動作”,機構數量不盡相同。

  比較改革後各省份的黨政機構數量,海南和寧夏最少,為55個;直轄市中,北京為65個,重慶、天津為64個,上海為63個;山東、湖南、遼寧、黑龍江、浙江、江西、湖北、江蘇、吉林、福建、甘肅、河北、安徽等省份的黨政機構總數均為60個。

  從改革情況看,目前黨中央和國務院機構數量在90個左右,省級黨委和政府機構數量在60個左右,越往下機構數量越少。之所以中央黨政機構設置數量比地方多,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沈榮華認為,主要是因為中央要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實行全面的領導和管理,按照管理規律,中央層面的機構設置肯定要多一些。“比如,中央層面設有國防、外交、海關、海事、金融等機構,地方通常沒有設立;再如,在文化領域,有的地方是將文化、旅遊、體育、廣電、新聞出版等機構整合成一個機構,在中央層面這些機構則是分設的。”

  以海南省的55個省級黨政機構為例,其中43個對應黨中央、國務院相關部門。除此之外,海南省出現了“一對多”的省級大部制機構。比如,海南省整合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的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管理,組建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對應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電總局、國家體育總局等3個中央部委。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宋世明對此表示,這樣調整是為了確保上下對口、政令貫通、保持市場和法制統一。既可以“一對一”,也允許地方搞大部制“一對多”,最終實現優化協同、集約高效。

  多省市因地制宜設置“特色部門”

  值得一提的事,在機構設置上,浙江、福建、安徽、山東、重慶、廣東等多個省份為主動適應數字信息技術發展,推進“互聯網+電子政務”,將目光瞄準了“大數據”。

  比如,福建省設置了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大數據管理局);安徽省組建了數據資源管理局;山東省組建了省大數據局;重慶市組建了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廣東等省在省經信委內部設立大數據局;浙江省組建了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

  “大數據局等一些新的機構成立,意味著很多省份開始高度重視大數據戰略和智慧城市戰略,地方開始向智慧城市、智慧省份方向轉型。”沈榮華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大數據管理局的設立將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有力抓手。

  除了“大數據”亮點,記者梳理髮現,一些省也根據各自特點,設置了部分符合區域實際、體現區域特色的部門。

  比如,山東省為打造海洋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設置了海洋發展委員會;海南省組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挂省委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牌子;廣東組建了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等。

  遼寧省則組建了省營商環境建設局、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等頗為“應景”的機構。 遼寧省委書記陳求髮指出,優化營商環境機構設置,加快提升營商環境建設水平。突出省情特色,發揮遼寧省軍工大省優勢,探索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路子。

  外界普遍的看法是,振興東北,加快提升營商環境水平是一大抓手。遼寧行政學院黨委委員、公管教研部主任孫慶國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遼寧在營商環境方面存在體制機制短板,此次機構改革,遼寧省把營商環境建設局作為省政府的直屬局,在全國是獨此一家。”

  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的設置,也是遼寧的一大特色,孫慶國對此表示,遼寧省作為軍工大省,在軍民融合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遼寧要加快全面振興步伐,軍民融合是一個重要平臺和載體。“適時設立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目的是要更好地發揮軍工大省的優勢,探索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新路子。”

  在沈榮華看來,各省份不僅僅是由於管理層級不同而突出各自職責特點,而且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産業結構、地理人口、民族結構等方面也存在差異,這些都決定了在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上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

  多省份事業單位減員,不再承擔行政職能

  除了黨政機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也在此次改革之列。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梳理髮現,在機構設置上,多省份不再保留或新設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也迎來了新變化。

  例如,《山東省機構改革方案》提出,今後除行政執法機構外,事業單位不再承擔行政職能;深化公益類事業單位改革,對職責任務相同相近的事業單位予以整合,提升服務和技術支撐能力;推進事企分開。

  《海南省機構改革方案》也對於所屬事業單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清理省直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將行政職能劃歸主管部門或職能相近的行政機構;能轉職能的不轉機構,確需轉為行政部門內設機構的從嚴控制;其他類別的事業單位原則上只進行必要的劃轉、更名和整合。

  《遼寧省機構改革方案》提出,全面清理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部門所屬的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將行政職能劃歸相關部門,原有事業單位調整為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與相關事業單位優化整合。

  孫慶國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此次遼寧省事業單位改革,根據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將原來的650家事業單位整合成了65家,砍掉了90%。不僅僅是省一級事業單位,市、縣也同樣按照這個比例進行整合。

  大幅度整合後,人員如何安置是一個問題,孫慶國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講述了遼寧省採取的辦法。某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原有60人,這次事業單位改革之後只剩下12個人的行政編。48個人走了, 這12個人怎麼保證運行?

  “由於考慮到機構改革和政府轉變職能,市縣以及鄉鎮機關這幾年沒有大範圍招考公務員,市縣鄉鎮機關,都空出了一些編制。他們拿出60%至80%(市縣是80%,鄉鎮是60%)行政編制的空編,向事業單位當中符合條件的人員定向招考公務員,通過考試讓他們轉成公務員。不僅解決了‘有事沒人幹,有人沒事幹’的問題,也解決了一部分機關當中改革造成空編和職能運行受影響的問題。”孫慶國説,這些人在筆試之後還要經歷面試、體檢和公示等環節。

fm

  2018年第49期《中國經濟週刊》封面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