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新型學徒制將在全國推開 "師傅帶徒弟"有了新故事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8年12月06日 07:2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徐工集團作為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培育了大量企業急需的技能工人。圖為徐工集團部分裝備在江蘇連雲港港碼頭等待出口。

  王健民攝(人民視覺)

  在中國許多行當裏,素來有“師傅帶徒”的習俗,而今這一古老的沿襲正被注入新的活力。

  兩年多前,徐工集團挖掘機械事業部的陳玉龍成為了一名企業新型學徒。既在崗又在校,企業學校雙導師,一年多緊湊的培訓經歷,改變了他的職業軌跡。如今,他獲得公司海外技術服務工作崗位,收入翻了大約兩倍。

  “新型學徒制培訓學習結束已經一年有餘,而今回憶起那段學習時光,一些美好的回憶總是讓我難忘。我很感恩,很珍惜這項培訓學習。”陳玉龍這樣説道。

  正在全國推開的企業新型學徒制是個啥制度?要解決什麼問題?將怎樣改變職業培訓的現狀?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師傅徒弟配上對

  ——“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

  成為學徒前,陳玉龍一直琢磨的一件事兒是如何提升對公司産品的維修技能,同時更系統地接觸其他的公司的産品與維修。

  跟年輕的陳玉龍不同,徐工集團礦山機械有限公司的遲英忠幹了大半輩子礦山車電傳系統,可是他發現“現場的裝配工人、服務人員對礦山車特別陌生,基本原理都不懂”,正尋思著把自己的經驗傳授下去。

  一項試點,讓他倆的願望都落成了。

  2015、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先後在22省區市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以新招用和轉崗等人員為培訓對象,實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2016年3月,徐工集團成為江蘇省首批試點單位,與下屬徐工技師學院展開闔作。

  專門開設工程機械技術服務、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兩個專業,從試點企業轉崗工人中招收88名學徒,依培訓內容和導師專長安排學校和企業導師,徐工集團關於企業新型學徒制的率先嘗試就此開始。

  在一年多培訓期,陳玉龍週末到徐工技師學院集中聽課學習,除日常事務之外,工作日則更多到生産一線了解産品和工序流程,和師傅在生産線上討論維修問題。遲英忠則主要承擔礦機裝配電氣部分的安裝、調試和故障排除培訓。“基本都是手把手教他們,學徒外出服務期間通過電話、微信給予技術指導。”他説。

  學習氛圍挺濃,陳玉龍印象最深的是在技師學院午餐時的特殊“餐點”。“説是餐點,其實是討論上課的知識點和工作中遇到的維修問題。輸的一方要請客給我們加餐,午餐氣氛熱烈而活潑,很多知識點與維修經驗也被大家所掌握。”他説。

  為了保障學習效果,試點作了制度設計。徐工技師學院培訓鑒定部負責人韓紅芹告訴本報記者,學徒培訓主要採取輪崗訓練和企業典型工作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企業和學校各自開展培訓考核。除此之外,還有激勵。對學徒,帶薪學習,培訓期間平均支付學徒5000元/月的薪資,休息日集中學習還給予加班待遇;對導師,在年底業績評價時給予績效加分獎勵,將帶徒情況納入評聘晉陞條件。此外,相關部門對開展學徒培訓的企業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學徒每人每年的補貼標準原則上不低於4000元。

  有活就有人,人人有活幹

  ——“實操+理論”,適應崗位對勞動者素質更高要求

  第一次嘗試,過程中難免有開展不順的情況。

  徐工技師學院機電專業骨幹教師余自俏是這次試點的學校導師,她在剛開始的時候發現,學徒在崗位急需學習的基礎知識、技術問題與學校的教學進度計劃有較大區別,所以需要和學徒以及企業導師溝通,重新配合企業生産實踐的需要調整教學內容,保證學校培訓和企業實踐同步。

  “試點項目讓我更深入了解企業對技術工人知識和操作技能的需求。”余自俏説,這種培養機制解決了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脫節的問題,同時,學徒在了解生産過程後再來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也避免了以往技工學徒重實操輕理論的傾向。

  而對企業導師徐工集團起重機械事業部李戈來説,“會幹不會講”是他最初的煩惱。“技能好是我的強項,但授課是我的弱項。我們徐工集團要求技能大師不僅自身強,還要能傳授技能、培養隊伍。”李戈説,借著試點,他提升了培訓帶徒能力,自己也取得了技能指導師資格。

  他們在實際中克服的問題,恰恰跟試點的初衷密切相關。

  “有人無活幹,有活無人幹。”人社部副部長湯濤説,在我國,勞動者技能水平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的結構性就業矛盾依然突出。企業新型學徒制正是讓職業培訓主動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求。

  而具體到職業培訓,一直存在兩個重點難點問題。一是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不強,培訓內容與崗位需求聯絡不夠緊密、培訓與就業脫節;二是企業主體作用發揮不夠,一些企業開展職工培訓的自覺意識、責任意識、投入意識不強。

  “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是支持企業發揮主體作用、提高培訓針對性有效性的重大變革。”湯濤説。

  以徐工集團來看,試點期間,校企合作開發《工程車輛電氣設備安裝與調試》等11本培訓系列教材,企業導師編制《輪式起重機裝配》等14門培訓課程標準,學徒培養的針對性大為提高。

  職工、企業、學校三方共贏

  ——從今年起到2020年底,力爭培訓50萬以上企業新型學徒,2019年全面推開

  試點效果究竟怎麼樣?還是參與者説了算。

  現在,學徒陳玉龍已經遠赴尼日利亞,擔任徐工集團丹格特項目挖機産品服務項目負責人,收入翻了大約兩倍。“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我對工程機械技術服務有了系統的認識,維修技術、服務管理和外語語言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感謝國家給我們搭建的學習提昇平臺。”他説。

  韓紅芹則告訴記者,徐工集團參與試點的88名學徒全部通過國家職業資格技能鑒定,全部與企業簽訂長期(五年)勞動合同,80%進入技術服務儲備崗,薪資待遇普遍上漲30%。

  在各地試點中,都能找到因此獲益的例子。首鋼集團與首鋼技師學院合作開展了試點。其中,集團下屬京唐公司軋鋼專業學徒通過培訓,相應班組軋製成材率提高了1.13-1.65個百分點。

  學徒提高了技能水平,企業提高了經濟效益,學校豐富了培訓資源……首鋼技師學院院長段宏韜説,“企業新型學徒制實現了職工個人、企業、學校的共贏。”

  “試點表明,新型學徒制在傳統的企業師傅帶徒這一模式基礎上,引入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協同開展培訓,並由政府激勵推動,給予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是政府推動校企合作、産教融合的行之有效的創新舉措。”湯濤這樣總結。

  不久前,人社部等部門召開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向全國各地發起推開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的動員令。湯濤在會上表示,會後,各地要馬上啟動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確保2019年全面推開。

  根據此前印發的《關於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從今年起到2020年底,力爭培訓50萬以上企業新型學徒。2021年起,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年培訓學徒50萬人左右。

  這對遲英忠來説,或許又是一條好消息。因為他説,學徒以外的工友也非常想加入學徒隊伍,有幾位工人還要主動做他的“編外徒弟”。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