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不出國,你仍然是好孩子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8月03日 15:4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進入暑期,孩子們除了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五花八門的夏令營同樣受到熱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際化教育理念的影響,國內傳統的夏令營已經不能滿足許多家長和學生的需求。去國外參加夏令營,已經成為越來越成中國學生的暑期必備選項。

  這幾天,杭州的孫女士有點忐忑:在民辦小學讀六年級的兒子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遊學,要在英國待兩周,這是兒子第一次出國。類似的暑假遊學團,學校年年組織,但一次遊學起碼3萬元,抵得上孫女士三個月工資,孫女士沒讓兒子參加。此前寒暑假,她會陪兒子在國內旅遊,可今年暑假她改了主意。每次開學,同學都會分享假期出國經歷,兒子卻插不上話,孫女士説:“我是被逼急了,現在才知道,小學6年,全班只有兒子一個沒出過國。”

  “全班只有兒子沒出過國”,作為父母,聽著確實扎心。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班裏的“異類”,花費3個月的工資也要讓兒子參與其中,這種“怕受委屈”的心理是家長對孩子的一份愛,同樣也是一種無奈。

  首先,國外夏令營的目的是什麼。短短兩周的時間,集社交、學習、娛樂為一體的所謂高端教育模式是否真能做到如機構所宣傳的那樣,練口語、懂文化、長見識。一些項目中“體驗名校”的環節也只   是去校園轉一圈了事,看似豪華的遊學之旅成了“走馬觀花”,頂多算大開眼界,毫無實質收穫可言。而國外夏令營産品中經常提及的攀岩、馬術等項目則需要專業人士的看管,同樣,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寓教于樂的重心恐怕還是在“玩”。

  其次,家長送孩子們去參加的目的是什麼。很多家長認為,去參加夏令營是為了不讓孩子在家玩手機、打遊戲、看電視而浪費了整個暑假。在經濟條件的允許下,既滿足了想讓孩子出去見見世面的想法,又緩解了一部分家長確實沒有時間陪伴的客觀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性價比是許多家長最看重的。動輒幾萬甚至十幾萬的高昂費用,一趟下來收穫寥寥,著實有種錢打了水漂之感。有人會説,學不到東西沒關係,我有條件可以讓孩子出國體驗一下、認識新朋友也無可厚非。

  一邊是有條件的家庭讓孩子出國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一邊是條件有限的家庭陪同孩子國內旅遊,享受親子時間、體驗生活,這兩者本身並不衝突。但炫耀的心理和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心理卻在一些家長心中作祟,加上來自社交網絡、朋友圈的攀比,讓他們傾其所有,從“國內遊”變成“境外遊”。花錢,他們心疼,孩子受委屈,他們更心疼。

  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這需要家長們深思。沒有出國經驗的孩子並不低人一等,如果僅僅是在乎 “面子”,把“出國”當作是自己教育攀比的一個指標,花再多的錢滿足也只是“虛榮心”。如果僅因孩子心中産生落差,家長更應該鼓勵孩子,幫助他們正視自己的心態,灌輸積極的價值觀。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渾渾噩噩的浪費時間不應該,盲目攀比更不應該。有些家長覺得花了錢才算是責任,卻忽略了陪伴孩子們的時光,夏令營作為輔助教育,魚龍混雜,嚴格的把關,選擇最適合自己孩子的項目才是一種負責任的心態。畢竟,增長知識、開拓視野的途徑不止一個,閱讀、行走、家庭互動同樣都是教育,家長只有以身作則,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出國遊也好,在國內也罷,不管參加什麼活動,去的什麼地方,只要是安全的、有意義的,都是一種見識,都會成為一種體驗,更何況短暫夏令營時光並不能決定孩子們的一生。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的去迎接未來的人生,不出國,你仍然是好孩子。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