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搶人大戰”:為的是“人”,還是樓市去庫存的接盤俠?

來源:央視網

發佈時間:2018-05-16 作者:佘宗明

核心提示:城市“搶人大戰”的副産品——房價飆升,眼下正漸次顯現。繼西安出現“房荒”後,日前成都也在被住建部約談後,對原有調控政策進行了調整,包括將房産限購對象由此前的自然人調整為家庭;戶籍遷入未滿24個月的購房人,應在成都市穩定就業並連續繳納社保12個月以上方能新購住房。

1

城市“搶人大戰”的副産品——房價飆升,眼下正漸次顯現。繼西安出現“房荒”後,日前成都也在被住建部約談後,對原有調控政策進行了調整,包括將房産限購對象由此前的自然人調整為家庭;戶籍遷入未滿24個月的購房人,應在成都市穩定就業並連續繳納社保12個月以上方能新購住房。

西安、成都,都是這一輪“搶人大戰”中的強勢“霸屏者”。但與人才急速涌入的,卻是房價上漲“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這讓很多人有些失措:這搶的是人才資源,還是樓市接盤俠?涌入的是人才,還是房價飆升助推力?

毋庸置疑,人“搶”來了,房價也飆升了,背靠著供需規律。西安的“最優戶籍服務”在招才引智方面爆發極強“西引力”的同時,房價上漲進入快車道,4月份西安房價環比上漲11.2%;成都也不遑多讓,2017年成都二手房價格上漲超過70%,居全國第一……這兩座城市樓市走熱,根本原因就在於需求劇增,很多大學生無異於“行走的房票”,他們大量涌進來必然傳導到樓市,帶動樓市升溫。

“城市求賢,君子擇城”,為了引才聚才,很多城市特別是二線城市競相放出大招,它們栽下的“梧桐樹”主幹,就是落戶、住房等維度的利好。

其本意或許在於更好地吸引人才——雖然説,“水深則魚知聚,林茂則鳥有歸”,引才的關鍵在於産業結構、創業就業環境的持續優化,可戶籍、房子這塊“磁鐵”的吸引力會來得更加明顯,能更直接地彰顯引才誠意。

但很多時候,“種瓜”得到的未必只是瓜,還有旁生的枝蔓。便捷落戶、購房利好輕易對衝了房産調控的戶籍社保門檻,其實就相當於變相打開了限購的閘門,也會間接地將那些“新市民”快速推向房地産市場。這勢必給樓市帶來不容小覷的瞬時衝擊力,更會導致樓市在普遍的“看漲”心態下淪為炒房者的肆虐之地,進而帶來一系列問題。

用剛需蓄積去對衝樓市庫存,當然沒問題,但即便是去庫存,也該是“細水常流”,而不是驟然開閘泄洪。時下防控房地産金融風險是個重要命題,這也需要“慢撒氣”的方式去化解,購房需求增長來得太猛烈,既會破壞樓市應有的穩定,也難免帶來房價上漲預期,讓更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在“買不起房”的恐慌下,用“全家六個錢包”或用各種杠桿加入買房輪候隊伍,最終免不了為房價而“打工”。

這還會透支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實質上,有兩股力量拉拽著人才的去留:向內的拉力,往外的推力。如果説,這些城市出臺的政策利好是向內的拉力,那高房價就是向外的推力——會把人才推到別的地方去。當下二線城市迎來人才紅利的機遇,跟有些一線城市房價的推力不無關係,而若這些二線城市也重蹈故步,也會削弱自身的向心力,把很多人才給“趕出去”。

這更有違城市“搶人”的初心:城市加入“搶人大戰”,指向的是錨準人才紅利的勞動力資源佈局優化,而不是帶動房地産概念股大熱。

所以,這些城市應該在“搶人”前就提前考慮到其政策溢出效應,在包括住房在內的配套資源設施層面做好準備;應該將人才的注意力引到創新上,而不是受房價羈絆。

這就需要很多城市通盤考慮、未雨綢繆,切斷“新市民涌入”和“購房需求劇增”的因果鏈條。具體來説,就是在變購房優惠為租房補貼,並增加租房資源供給,推動“租購同權”;保持調控寬嚴口徑的相對穩定性,即便要放開也要循序漸“放”,進而引導那些年輕人先租房有所積累再買房,使房地産需求呈現出梯度層級,而不是在需求迅速扎堆中加劇房價波動。

城市“搶人”,伴隨著對“新市民”的吸納,這當然沒錯。但這份吸納能力的培育,應更看重創業就業機會和生活宜居指數的權重,而不是購房補貼的分量。唯有這樣,城市“搶人”才能回歸初心:把人才當“人”,而不是去庫存的工具。

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央視網出品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