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辛棄疾800年前夢想的盛世中國,我們實現了!”74歲台灣樂壇傳奇的呼喚一夜響徹神州

娛樂新聞來源:CCTV經典咏流傳 2018年03月18日 00:0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74歲的傳奇音樂人陳彼得

  創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旋律

  除了經典中國風的《一剪梅》

  《遲到》、《無言的結局》、《阿裏巴巴》

  等等歌曲都對兩岸樂迷産生了巨大影響

  更締造出寫一首歌紅一個人的神話

  是無數人青春歲月的美好回憶

  而現在,經過30年的等待

  他在《經典咏流傳》的舞臺上

  貢獻了大師級的表演!

  你聽見這呼喚了嗎?

  熱血的曲風

  瀟灑犀利的吉他

  寶刀未老的唱腔

  一曲《青玉案·元夕》直擊靈魂

  直衝雲霄的氣場讓現場鑒賞團和觀眾

  數次起立振臂高呼

  而陳彼得告訴我們

  這灼熱瀟灑的歌聲

  是來自中華大地穿越千年遙遠的召喚!

  這呼喚,是一脈相承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

  它是祖祖輩輩生生世世中華兒女共同創造的

  它是令中華民族擁有強大凝聚力的源泉!

  一問:你們聽到這呼喚了嗎?

  曾寶儀流淚了,她聽到了

  再問:你們聽到這呼喚了嗎?

  庾澄慶也流淚了,他也聽到了

  三問:你們聽到這呼喚了嗎?

  康震,觀眾們都眼含淚花

  他們都聽到了!

  我們也聽到了!

  那些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詩詞經典

  一直在等待我們去挖掘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一直在等待我們去學習

  從1988年到現在

  陳彼得潛心研讀古詩詞

  致力於為古詩詞譜寫曲子

  做出中華民族自己的靈魂音樂

  他的歌他的心深深紮根于這片土地

  於是便有了今天

  對南宋詞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大氣磅薄直衝雲霄的演繹

  歌唱他期盼中的盛世中國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

  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

  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

  超群拔俗的女性形象

  表達著作者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

  但胸中又燃著恢復中原的愛國之情

  眾裏尋他千百度

  那個“他”

  不是別人,正是辛棄疾自己

  再看眼前斑斕美景,星如止雨

  到處張燈結綵火樹銀花

  宛如夢想中強大的中國崛起在自己眼前

  自己卻壯志難酬

  試問幾人能讀懂自己的夢想

  又何時能見夢想成真呢?

  這樣略顯傷感的詞

  為何被陳彼得唱得豪情萬丈?

  因為陳彼得説

  傷感不能解決問題!

  因為感到傷感,所以更要努力向上

  越是苦悶迷茫,越要咆哮大笑

  越是幽暗哽咽,越要燦亮吶喊

  更重要的是

  他要通過歌聲告訴800多年前的辛棄疾

  他夢想中強大的中國

  經過我們的努力已經實現了!

  現在

  我們正親眼見證著《青玉案》中所描述的

  歌鐘喧夜踏歌而行的盛世!

  今天我們可以帶著燃燒的靈魂

  飽滿的精神氣度

  去回應那遙遠的呼喚

  同根同源的文化中

  共同期盼盛世中國

  驀然回首,30年過去了

  陳彼得往返于海峽兩岸

  感慨于萬流歸宗

  也為自己能見證

  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感到驕傲和幸福

  他曾用一副對聯表達自己的中國心

  “生如夏花三十年故鄉情歌唱到老,

  逝如秋葉一萬年赤子心落葉歸根。”

  陳彼得擁有這份赤子之心

  正是因為中華文化的強大向心力

  習總書記説過:

  “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

  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

  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

  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

  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好比一棵樹要有根

  我們同根同源的文化

  就是這片土地上的根

  中華文化的根會因中華兒女的

  共同努力越扎越深

  樹的枝葉也會越來越繁茂

  因為我們都

  “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當陳彼得在《經典咏流傳》

  用沙啞的嗓音深情地朗誦現代詩人艾青的

  《我愛這土地》時

  詩人與陳彼得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讓全場再一次熱淚盈眶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一位74歲台灣老人的呼喚

  何以如此擊中我們?

  是因為中華大地上同根同源的文化

  是因為盛世中國

  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期盼!

  不論是辛棄疾《青玉案》

  描寫的盛況與期待

  不論是艾青《我愛這土地》中

  對祖國的滿懷摯愛

  不論是陳彼得用古詩詞

  創造中國靈魂音樂的努力

  都是延續了幾萬年的

  中華文化的精髓

  千萬年的中國文明

  催生了耀眼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哺育了

  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

  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液和骨髓之中

  正是中華文化

  使廣袤中華土地上的多民族團結如一家

  “孩子,回來吧!我會永遠等著你們!”

  這是中華大地的文化對所有人的呼喚

  你們聽見這呼喚了嗎?

  今天,我們一起回應這呼喚:

  “我們要讓中華文化,

  因為我們的熱愛和傳承得以永垂不朽;

  我們要讓盛世中國,

  因為我們的團結和努力,

  成為永久屹立於世界的奇跡!”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南宋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 。他的一生是“為祖宗、為社稷、為生民”而夢寐以求抗禦外侮、恢復統一的一生。辛棄疾在詞裏獨獨羨慕那些凜然有生氣的人物,並以“元龍豪氣”、“劉郎才氣”自比。他早年在《美芹十論》裏説:“符離之師確有生氣。”晚年在〈永遇樂〉詞裏稱讚劉裕的出師北伐是“氣吞萬里如虎”。這些戰役的後果雖有不同,但都是要求主動打擊敵人,恢復祖國的統一的。這是辛棄疾最大的政治抱負,也是辛詞的主要思想內容。從這種政治抱負出發,他經常要求投身於當前最尖銳的鬥爭,“試手補天裂”,“西北洗胡沙”。辛詞裏這種愛國思想與戰鬥精神,由於有過一段參加農民起義的經歷和南歸後政治地位的孤危,表現上極其深沉。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