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填平心中的“洼地”
這個讓全鎮農民嘗到甜頭的景區,是由一片荒灘洼地改造而來。“原先是叫農民公園,正式開放是在1996年5月1日。”八里河鎮黨委書記張斌介紹説。
一個令人不解的疑問是:在那個旅遊業尚未興盛的年代,一個吃穿都犯愁的地方如何想起來要建公園?
資料顯示,該鎮位於縣城南部,因有一個3.8萬畝的大湖“八里河”而得名。1982年,“國營潁上縣八里河聯營漁場”成立,八里河鎮(當時為“區”)轄三個小鄉和這個漁場。
因經濟貧困,沿湖不少村民就靠著在漁場偷魚為生,甚至個別幹部也偶爾參與其中———貧窮,讓幹群都失去了向前奔的勁頭。
1989年1月6日,潁上縣委調整了八里河區委的主要領導。此時,擺在新書記張家旺面前的是三個幾乎陷入癱瘓狀態的下轄鄉政府、一個連年虧損的漁場,以及一個“稀飯都不挂碗”的百姓生存現狀。
新書記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抓幹部建設。健全班子後,區委召開群眾大會,在兩萬人的會場,張家旺説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今年新班子剛成立,大家下下勁,爭取把魚塘治好,掙錢了減輕大家負擔;明年打一個大壩,把八里河南北的交通連上;後年再建一個學校,讓娃娃們都上學。”
“這三件事説到大家心裏去了。”當年參與會議的原鎮政協聯絡組組長李希舜表示,八里河的窮,是地勢造成的,同時也和交通不便、群眾文化水平低有關。
區裏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管好了漁場。此後,幹部工資全部從漁場中支出,百姓“三提五統”的費用也從人均70多元降到十幾元。
政府兌現了承諾,百姓嘗到了甜頭。第二年11月,6000余名老百姓推著1300輛的架子車,連續奮戰了58天,將八里河南北兩岸的相連從夢想變為現實——“八里河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約1公里,全鎮‘一湖分兩地’。一直以來,南北岸百姓往來以及與外界交通僅靠渡船來實現。”原鎮黨委書記湯輝介紹稱。
1991年,八里河中心學校再度落成,一個從幼兒園到高中一條龍教學的新式學校矗立在八里河岸邊。
三年三大步!政府用實際行動,讓幹群逐漸産生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八里河地勢雖處洼地,但不能讓百姓的心也處於‘洼地’,一定要先把大家心中的‘洼地’給填平了!”此時,大家讀懂了當年群眾大會上傳出的信號。
這一年夏天,一場特大洪水來襲,全區再度受災嚴重,政府積極組織生産自救———經過三年積累後的八里河,災後重建已不再步履維艱。
但浴“水”重生後如何進一步發展,是政府的一塊心結——“得為百姓謀條出路!”
這時,區政府不遠處的一片5700畝沼澤地,進入了眾人視野。
“這2000多畝地勢高一些,我們打個大壩,與洼地隔開,可以變成旱澇保收田;剩下的3000多畝洼地,防水養魚,發展水産養殖;湖邊的幾處小島可以建景點搞旅遊,教千年荒灘活起來。”這是一段載入八里河史冊的發言,出自當時已經是副縣長的張家旺之口。
他當時的想法就是化水害為水利,同時也讓逐漸擺脫救濟衣食的百姓有個休閒的去處。“社會主義嘛,就是要讓百姓吃好穿好,還要玩好。”
掛曆中走出5A景區
1992年春天,鄧小平南方談話發表,人們思想進一步解放。當年,由於撤區並鄉,八里河地域擴大,人口從2.2萬人變為4.7萬人,且經過三年發展和重建家園的勝利,百姓對生活的態度愈加積極。
天時,地利,人和。這一年冬天,八里河邁出了脫貧的關鍵一步。
全鄉幾乎所有的勞力都涌進了那片荒灘地。“挖地成河,堆土成山……白天黑夜地幹,當時的八里河被稱為‘不夜城’!”原鎮黨委副書記張浩説。
在另一位原鎮黨委副書記王守中的記憶裏,此時群眾的激情極其亢奮,因為“每個村都相互比著進度”。部隊退伍的他回憶了一個細節:“景區動工前,三個鄉都開群眾大會,上萬人啊,沒有哪個村有遲到的,講幾點到就幾點到,就跟部隊上一樣!”
對於群眾為什麼有這麼高的積極性,87歲的附近村民田洪順這樣解釋:“政府那幾年幹了不少事,件件都讓我們得了好處,大家都窮怕了,覺得跟著幹準沒錯。”
資料表明,除了當年的“三大步”外,政府還打了一條大圩,修建了水利設施,水稻面積增加近萬畝,還先後推廣了稻田養魚、套種蓮藕,發展循環經濟。1990年,糧食産量從人均不足400公斤增長到722公斤,八里河迎來了第一個豐收年。
對此,張家旺也給出了自己的分析:農民都很純樸,只要讓他們感覺到政府真心對自己好,事情就好推動了。
解決了思想問題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要在幾千畝的荒灘上建公園,建什麼?怎麼建?
“八里河第一個項目是農民公園,當時就想著讓百姓不出家門就能看到祖國和世界風光。”張斌介紹稱,由於沒錢請規劃和設計師,大傢伙就對著印有風景名勝的掛曆,將希臘的宙斯神廟、法國凱旋門等世界名勝微縮建在剛堆起來的小島上。“農民沒有建公園的經驗,就土法上馬,景點都是用水泥鋼筋砌的。”
與此同時,幹部們還曾出去考察。“説是考察,其實就是出去拿相機把別人的景點拍下來,回來模倣著幹。”原副鎮長田孝素告訴記者,每次出門,大家恨不得一分錢掰成五瓣用,回來報賬時每分錢都要説明白———“一支筆,多只眼”,八里河的財務制度當時在全縣是出了名的嚴格。
除了考察,幹部們還全部投入到工地一線。按照趙為雲的説法,他印象中這些幹部好像沒有辦公室,因為天天都能看到他們在工地上挑土推車。
這個説法也得到了鎮人大主席卜剛的證實:公園建設時,幹群都齊上陣。即便到園子開放後,鄉幹部們每天早晨上班前都要到園中搞搞綠化。
從1992年冬到1996年“五一”,歷經四年半的奮戰,一個集“世界風光”、“錦繡中華”、“十二花島”等主題于一體的農民公園正式面世,與數萬畝的八里河水面相映成趣。
據《八里河鎮志》記載,開園當天,門票收入26萬元,外來的車輛從公園門口一直停到10公里之外的潁上縣城。
公園一炮而紅!
初戰告捷的全鎮人民在此後再接再厲,對公園不斷完善。2003年7月,更名為“八里河風景區”的公園成為國家4A級景區,2013年10月又升級為5A級景區——這是皖北地區唯一的“5A”。
時至今日,景區的發展已經遠超當初建設者的想象空間。2015年,共接待遊客393.9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9269.95萬元。而當年動員大會上那個“賣水也能致富”的預言,也早已成為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