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國家信息中心陳彬:“一帶一路”戰略意義深遠

國際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2016年06月23日 11:4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建“一帶一路”戰略,以亞洲國家為重點方向,以陸上和海上經濟合作走廊為依託,以人文交流為紐帶,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建設中國同沿線各國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知古鑒今、面向未來的合作倡議,相融相近、相輔相成,洋溢著創新進取的時代精神,為沿線各國共謀發展、共同繁榮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機,得到了國際社會特別是沿線各國的積極回應。“一帶一路”倡議繼承了古絲綢之路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精神,同時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特質,其戰略意義深遠。

  第一,國內經濟社會改革進入深水期。當前我國經濟的階段性特徵就是“三期”疊加。所謂“三期”,即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這是由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這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動選擇;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這是化解多年來積累的深層次矛盾的必經階段。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於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産關係同生産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就需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大資源和市場,尋求新的經濟發展驅動力和增長點。從當年改革初期的“摸著石頭過河”,到積極應對、主動出擊,體現了歷史的變遷,時代的進步,也反映了問題之複雜,困難之巨大,挑戰之嚴峻,任務之艱巨。

  第二,世界經濟仍將呈現復蘇乏力態勢。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産業結構進入了深度調整期,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發達經濟體總需求不足和長期增長率不高現象並存,新興經濟體總體增長率下滑趨勢難以得到有效遏制。特別是全球貿易低增長局面難以得到根本扭轉。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貨物出口增長率曾于2010年至2011年間恢復到20%左右。2012年開始,世界貨物出口增長率急劇下跌,2012年至2014年間,基本保持在3%左右。2015年全球貿易低迷狀況進一步惡化,全球貨物出口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世界經濟形勢的新變化,給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帶來複雜而深刻的影響,對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認清形勢,增強緊迫性和使命感,不斷完善對外開放區域佈局、對外貿易佈局和投資佈局,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認識到,“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推行互利共贏的重要平臺。我們必須以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在吸取和借鑒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以創新的理念和創新的思維,扎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使沿線各國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一帶一路”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第三,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爭奪更加激烈。在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前提下,中國提出了新型大國關係、“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以及“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建設“一帶一路”,將讓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時艱、共創輝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國家信息中心 陳 彬)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