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16年6月17-21日,習近平主席在此次亞歐三國之行中先後出訪塞爾維亞、波蘭,這是近3個月內,習近平第二次出訪中東歐,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如此密集的高訪安排,凸顯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在雙方外交大格局中的戰略意義。依託“16+1”機制及中國“一帶一路”戰略雙翼,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成效顯著,進入提速發展階段。此訪堪稱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一次“提速之旅”,呈現出以下幾大亮點。
首先,為“一帶一路”倡議與“16+1”機制有效對接“添薪提速”,開創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係開始進入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新階段。2012年4月開啟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1”合作機制以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成功舉行了四次領導人會晤,目前正在積極落實和推進《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蘇州綱要》。這種跨越了不同地域、不同制度的國家間務實合作新模式,致力於實現中國、中東歐國家和歐盟三方共贏局面。
“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中東歐國家的積極響應。中東歐16國全部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目前已有7個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諒解備忘錄。實現“一帶一路”與“16+1合作”的有效對接,為中國—中東歐合作列車裝載了“超級引擎”,當前構建戰略關係的時機日趨成熟。習近平對塞爾維亞的訪問,具有里程碑式意義:這是32年來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對塞爾維亞的首訪,同時開創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雙邊關係進入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新時代。塞中雙邊關係創下兩個第一:在中東歐國家中,塞爾維亞第一個與中國建立戰略關係,也是第一個與中國構建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其次,著力打造和提升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係發展中的“領頭羊”和“橋頭堡”國家地位,通過樹立合作典範,發揮引領示範效應,夯實和實現中東歐國家合作關係的可持續性和跨越式發展。這次出訪,完成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傳統友誼的戰略性升級,著力打造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係發展中“領頭羊”和“橋頭堡”。出訪首站,塞爾維亞的領頭羊作用寓意深刻,中塞雙邊關係發展出現新契機。2016年6月18日,中塞兩國簽署的第一份合作文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爾維亞共和國關於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緊接著雙方又簽署了工業和技術合作協議,達成了一大批國家和國際道路基礎設施、農業、國防、電信技術、電站建設、銀行合作,科教項目、貝爾格萊德污水處理項目備忘錄等一系列文件,塞爾維亞是“中國在中東歐的第一個戰略夥伴”。
此訪的第二站波蘭,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係發展中成功扮演著橋頭堡。華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首次會晤地和“16+1”機制開創地。近年來波蘭的橋頭堡作用日益凸顯,作為中東歐最大國家,波蘭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最大貿易夥伴,也是中東歐國家中唯一的亞投行創始成員國。此次訪問必將推動中波關係邁入新臺階。
第三,中國對歐政策“向東看”戰略佈局進入早期收穫階段,此次出訪將為擴大經貿投資合作,加大基礎設施領域建設,描繪務實合作新方案“添薪提速”。“一帶一路”戰略收穫早期成果,首個利用中方貸款實施的項目—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已經竣工通車,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現代化改造和重建項目于2015年12月23日舉行了啟動儀式。中匈、中捷之間先後開通了直航,多條中東歐班列投入運營。今後雙方互補優勢明顯,合作潛力巨大。
可以預見,中國與中東歐合作進入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階段,未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將在經貿、科技、文化傳媒、教育等多領域建立多元利益共同體。在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框架下,促進中東歐地區經濟社會繁榮發展,不斷實踐中國對歐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一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