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進行時北京篇 走進重大工程]北京將崛起一座“地下水城”

中國新聞來源:千龍網 2016年05月24日 19:0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千龍網北京5月20日訊(記者 秦勝南)在北京西南部,有一座亞洲最大的“地下水城”正悄然成形,它就是槐房再生水廠。作為北京市首座全地下式再生水廠,其建築及相關設備全在地下,而地上則將建成18公頃的景觀濕地。未來,這裡將是這樣一幅美景,地下汩汩清泉上流濕地,地上林鳥相依醉美遊人。不過,如此大體量的地下建築,施工技術難度可想而知,而它的建成也將成為水務工程的典範。

  槐房再生水廠工程位於馬家堡西路和槐房路附近,規劃流域範圍西起西山八大處,東至展覽館路,北起長河,南至豐臺,流域面積約137平方公里。整個工程地下共建三層,佔地面積16.22萬平方米。建成後,該水廠每天處理污水能力將達到60萬立方米,可收集處理北京市中心城區西半部大部分污水。

  用特製“機器人”挖隧道攻破施工難題

  19日,記者來到槐房再生水廠,共計三層的地下水廠已經完成主體工程。“現在所在的這棟建築,最下邊一層是污水池,地下二層是生物池,將污水處理廠設在地下既不會污染環境,還能節省土地面積。”負責整個工程建設的北京城建集團槐房再生水廠項目總經理劉奎生告訴記者,如此大體量的地下建築,在建設方面需要攻克重重難關,“整個工程需要在地下開挖的土方工程量超過220萬立方米,這些土堆起來有三座景山那麼大。此外,工程建設需要澆築48萬立方米混凝土,使用72890噸鋼筋,這創造了中國水務工程之最。”

  據悉,該項工程在開挖長約1.5公里的污水和再生水兩條管道方面,所採用的“龍號”“鳳號”盾構機,開創了我國首次利用4米外徑盾構機建設排水管線的先例。

  盾構機挖隧道並不罕見,在建設地鐵隧道時也都是用它進行開挖,不過由於地鐵的隧道轉彎弧度半徑大,最小約為300米,彎兒不急,盾構機就可以在電腦的操控下按照既定的軌道開挖,不會偏離。

  但是,槐房再生水廠的地下輸水管道設計弧度半徑小,需要特製一台直徑小,運動靈活,能處理小轉彎的盾構機開鑿。“這個直徑4米的盾構機是我們跟生産廠家特製的,可開挖的弧度半徑最小僅為120米,這麼急的彎兒,也就這臺盾構機能處理。”北京城建集團槐麗管線項目執行經理楊金鐘告訴記者,利用盾構機挖給排水管道,這在北京也是首例。

  據介紹,特製的盾構機機身7米長,由人通過電腦操控,幹起活來它像是一個機器人,非常智慧,其作業的精準度按毫米計算,非常精細。“不僅可以挖隧道,同時它還能將預製的管片直接貼到隧道壁上,防止碎土掉落砸傷工人。用盾構機挖隧道,一天能推進12米,比純人工挖快10倍,還無風險。”楊金鐘説。

19日,記者採訪槐房再生水廠。圖為槐房再生水廠盾構機始發井,圖中左邊的隧道為污水進水口,圖中右邊的隧道為再生水出水口。千龍網記者 秦勝南攝

  19日,記者採訪槐房再生水廠。圖為槐房再生水廠盾構機始發井,圖中左邊的隧道為污水進水口,圖中右邊的隧道為再生水出水口。千龍網記者 秦勝南攝

  “優質防水+先進工藝”打造潤澤京城的生命體

  對於再生水廠的建設來説,保障污水不滲透地下,杜絕二次污染,就要在建築設計上下功夫。

  據劉奎生介紹,與以往地上再生水廠各類池體僅靠混凝土結構防水不同,槐房再生水廠地下池體混凝土結構均增加了一層防水材料,完全杜絕了污水滲透進結構下的土層,有效預防了對地下水資源的污染。

  滿水試驗,是對整個地下混凝土結構防水性能的實戰檢驗。將再生水放入池中,經過一段時間後通過測水量,得出是否滲透的結果。“從粗格柵間到清水池,近10個月的時間,我們完成了所有閉水單元的試驗,所有池體防水效果都非常好。”劉奎生説。

  建築施工精湛,只是槐房再生水廠的一個強項。它所擁有的先進污水處理工藝---MBR工藝、北排膜組器等讓人驚嘆。

19日,記者採訪槐房再生水廠。圖為槐房再生水廠污水管道中,一名工程師在管道中通過電腦操控前方的盾構機,進行隧道開挖。千龍網記者 秦勝南攝

  19日,記者採訪槐房再生水廠。圖為槐房再生水廠污水管道中,一名工程師在管道中通過電腦操控前方的盾構機,進行隧道開挖。千龍網記者 秦勝南攝

  記者了解到,由北京排水集團研發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超濾膜技術---北排膜組器是該水廠的亮點,它是污水變清的關鍵。這種膜由千分之一髮絲細的膜絲組成,1280組膜組器如同1280把只讓20納米以下分子通過的“篩子”,把各類細菌、病毒篩掉。

  “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直徑都大於20納米,基本被篩除了,比如每升水的糞大腸桿菌將低於1000個,達到了地表水II類標準。”北京排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槐房再生水廠的再生水將流往何處?據悉,今年6 月底,槐房水區和泥區建設將進入尾聲,與此同時,水廠地上18萬公頃的濕地景觀建設將隨之開始。

  “槐房再生水廠建成後,達標的再生水將注入地面上的濕地景觀,並輸送到旁邊的小龍河,不久後,消失了數十年的‘一畝泉’美景將重現。”劉魁生説。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