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生只為一事來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新聞 2016年05月02日 08:5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故宮博物院裏有一群人,他們是古書畫的“醫生”。每天和珍貴的古書畫打交道,通過“望聞問切”,讓珍貴的古代書畫作品的生命得以延續。他們精湛的手工技藝通過師徒的方式代代相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他們是我國頂級書畫修復師,修復著我國的珍貴文物。

  歷史上有名的《五牛圖》、《弘歷鑒古圖》、《乾隆萬壽圖》都是靠一雙雙“補天之手”涅槃重生的。今天的大國工匠我們就來認識一位精心守護故宮文物38年的書畫修復師單嘉玖

  漚心瀝血,雙手力成百年功

  59歲的單嘉玖在書畫修復這個崗位上已經工作了38年。經她手修復的古畫有近兩百件,每件古畫的修復需要複雜的工序和漫長的週期,耗時最長的需要一年,最短也要三個月。

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生只為一事來

  △單嘉玖正在修手頭的一幅清代山水畫

  古書畫分四層,一層畫心、一層托心紙、兩層背紙。最難的是“揭”的環節,也就是將最薄的那一層宣紙畫心分離出來。要求既揭得乾乾淨淨,又不能使畫心受到絲毫損傷。

  揭出來的畫心通常只有0.09毫米,薄如蟬翼。揭畫心的手法是“搓”,把附著畫心的那層托心紙一點點搓下來。

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生只為一事來

  △單嘉玖正在“揭畫心”

  由於是在古畫完全浸濕的情況下“揭畫心”,手指力道的拿捏變得十分關鍵,“搓”的力道大了,則會對古畫造成不可逆的二次損壞。一位修畫師需要經過多年的訓練,上萬次的反復練習,才能最終拿捏出這“搓”的手感和力道。

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生只為一事來

  △單嘉玖在用“搓”一點點的“揭畫心”

  鞠躬盡瘁,以畫為本赤誠心

  單嘉玖曾修復過一件明代的絹本《雙鶴群禽圖》,主要問題是畫面上有許多蟲蛀破洞。

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生只為一事來

  △《雙鶴群禽圖》修復前 損毀比較嚴重

  本來面對密集的小洞,可以用整幅絹托在畫作後面,一下把所有的洞都補上了。但是百年以後托補的這片整絹也會糟朽,就會和古人的畫作粘連在一起而無法分離,後人也就再也沒辦法修復這張畫了。為了古畫生命更長的延續,單嘉玖選擇一個洞一個洞地單個織補。

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生只為一事來

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生只為一事來

  △單嘉玖一個洞一個洞挨個修補

  就這樣,她埋頭補了四個多月,才將幾百個小洞一一補好。

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生只為一事來

  △修復後的《雙鶴群禽圖》

  恪守家規,兩袖清風護國寶

  單家兩代人與故宮結緣,她的父親單士元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十七歲進入故宮,在那段風雨飄搖的戰爭年代用生命去保護著文物。直到九十一歲辭世,單士元一生沒有離開過故宮。

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生只為一事來

  △單嘉玖的父親 單士元

  單士元給子女們訂下了家規,“搞文物不玩文物”,要求從事文物工作的子女不許收藏、交易文物。他認為如果自己玩文物了,在工作中接觸珍貴文物的時候就會産生私心。

  父親的教誨單嘉玖始終不敢忘。甘守清貧的她沒有染指過文玩市場,三十多年來她在故宮這個小院落裏,始終如一地靜心修復著每一件國寶文物。

  情懷千古,仁心匠德傳後人

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生只為一事來

  單嘉玖的徒弟喻理是中央美院的研究生,跟著單老師工作已經兩年半了。喻理説,最大的收穫不是技術,而是深切體會到了老師傅們對文物的那種敬畏之心。幹了38年的單嘉玖如今依舊是小心翼翼。

  這兩年,故宮正在進行史上最大的大修工程。每間殿宇的珍寶、裝飾都要進行修復,擺回原來的位置,故宮還有上萬件古書畫文物等著單師傅和她的徒弟們去修補。

大國工匠|我在故宮修文物 一生只為一事來

  但是,還有一年單嘉玖就退休了,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將傳統的書畫修復技藝完整地傳給下一代,和同事一起,將完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給下一個600年。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