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勾勒中國網信大戰略的清晰輪廓

新聞頻道 光明網 2016年04月25日 23:0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勾勒中國網信大戰略的清晰輪廓

  --學習習總書記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座談會講話心得

  作者: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沈 逸

  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習總書記的講話,高屋建瓴,振聾發聵。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勾勒出了中國網信大戰略的清晰輪廓。

  英國著名戰略學家利德爾哈特曾指出過“大戰略”與“戰略”的區別:戰略的視野止步于戰爭的地平線;大戰略則超越戰爭的地平線,不僅關注如何贏得戰爭,還關注如何維持和平。當今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歌猛進的信息革命,讓每個國家都必須形成自己的大戰略,這個戰略要回答的核心問題,是如何看待和認識由信息革命造成的全球網絡空間帶來的挑戰和機遇。為回答這一問題,需要解決如何設定國家在面對挑戰,把握機遇時的宏觀戰略目標,如何構建核心利益以及相關的問題領域,如何準確把握本質特徵,處理好關鍵的關係,尋找有效的路徑和實施方案,整體性的調動和投入可以運用的資源。

  自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以來,圍繞如何應對信息技術帶來的挑戰,如何運用信息革命帶來的機遇,中國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同時也在若干重大關鍵問題上,形成了反復拉鋸的爭論:如何突破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如何看待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關係?如何認識開放與自主的關係?如何認識網絡安全的本質特徵?要建設網絡強國,就必須對上述問題形成清晰的認識,也就是形成指導中國在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問題上的大戰略。從外部環境發展來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進入國際舞台中心的速度顯然出乎各方意料之外,由此引發了對華持有戰略猜忌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各種方式,特別是通過在網絡空間積極壓縮中國行動自由的方式,遲滯中國的戰略崛起。2013年的斯諾登事件,2014年的起訴五軍人事件,以及2015年OPM事件前後的中美網絡安全戰略博弈,凸顯了中國在網絡安全領域面臨的嚴峻挑戰,日趨清楚地證明中國需要一個超越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問題領域的宏觀戰略框架,用於統攝全局,整合資源,促進協調,最終實質性提升中國在全球化時代,在信息革命宏觀背景下,參與網絡空間戰略博弈的能力。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無論是中美網絡安全戰略博弈,還是中國參與全球網絡空間新秩序建設,或者是中國參與推動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西強我弱”都是一個基本的格局。在此格局不發生根本變化的大前提下,中國特別需要通過有效的大戰略,彌補客觀實力與綜合能力上的差距,並在長期持續進行的複雜博弈中準確錨定自身的戰略目標。

  2014年2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職責,習總書記在2014年2月27日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裏,明確提出了“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的戰略判斷。這開啟了中國網信事業戰略征程的歷史新篇章。2016年4月19日習總書記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在會上發表的講話,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戰略文件。整體來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論,清晰勾勒出了中國網信大戰略的清晰輪廓,也有研究者將之視為中國在網絡空間數字立國大戰略框架。整個講話結構嚴謹,包含一個目標,三大任務,兩個抓手,高屋建瓴、條分縷析:

  首先,以造福人民為核心關注,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總目標。總書記講話明確指出,“讓互聯網造福人民”是推動網信事業發展的核心關注,確保中華民族能夠抓住信息革命的歷史機遇實現偉大復興,是網信事業發展的總目標。這一戰略判斷,從國家宏觀戰略的高度出發,深刻闡釋網信事業的本質特徵,即網信事業的人民性。同時,講話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將當前中國的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置於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以及生産力發展史的宏大背景下予以審視。總書記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框架,從中華民族自身發展,生産力發展以及近現代世界史演進的角度出發,將中華民族的崛起與衰落和生産力革命挂鉤,指出失去機遇,將導致落後;把握機遇,才能復興。總書記的講話,不是就網絡安全談網絡安全,也不是就信息化論信息化,更不是簡單的將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拼接到一起,而是將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有機組合,即網信事業,作為在信息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戰略目標的關鍵抓手,明確了這一點,就可以跳出傳統上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孰先孰後的爭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成為實現偉大復興的“兩翼”,一體兩翼,比翼齊飛。

  其次,清晰構建了包括網絡生態、核心技術、基礎設施以及網絡攻防在內的網信戰略目標體系,廓清了網信戰略目標與任務的內涵和外延。網絡安全與信息化事業的目標在哪,任務有哪些,內涵和外延如何界定,是關係網信戰略和事業發展前景的核心與關鍵。總書記講話明確指出了以內容為主的網絡生態建設、以供應鏈、産業鏈、價值鏈衡量的核心技術研發推廣應用、以基礎設施為焦點的網絡攻防體系與能力建設,是網信戰略所要涵蓋的戰略目標體系,廓清了網信戰略目標與任務的內涵和外延。以內容為主的網絡生態建設,是網絡時代黨的執政能力以及政府治理能力建設在網絡空間的延伸與體現;核心技術的研發必須超越實驗室的單點,在供應鏈、産業鏈、價值鏈的層面上予以體現,必須將實驗室創新轉化為産品、技術、産業,進而實質性的在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這一判斷將中國對網絡安全議題上的戰略博弈的認識直接上升到了全球最前沿。

  總書記講話中勾勒出的戰略目標體系明確指出,網信事業是一項宏偉的事業,可以看做是中國在線下面臨的歷史使命在網絡空間的全方位投影。網信事業不是僅僅完善若干彼此獨立的目標就能交差的,網信事業與整個中國崛起的進程,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第三,以企業和人才為抓手,提升開放環境下符合市場規律的博弈能力。總書記講話中明確指出要增強互聯網企業使命感、責任感,共同促進互聯網持續健康發展;同時指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中國的網信事業,是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下展開的:一方面,全球化的大背景,信息革命的浪潮,以及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客觀上形成了一定的複合相互依存,使得今天的發展環境,與冷戰時期劍拔弩張、硝煙瀰漫的舊式大國戰略博弈存在顯著差別,保持開放,在開放環境下參與競爭,成為本質特徵;另一方面,大國戰略博弈並未因為中國的善良願望就終止在了冷戰時期,超級大國謀取鞏固和維繫網絡霸權的冷戰思維從未停止,網絡空間看不見硝煙的緊張、摩擦乃至衝突和戰爭也從未真正消失。

  在這樣一個力量對比變化迅速,平戰間隔不明的特殊背景下參與全球競爭,中國的網信大戰略必須有自己鮮明的切入點和抓手。總書記把握了這一特殊戰略博弈的內在規律和本質特徵,以企業和人才為抓手,切中了要害:

  對中國來説,網信事業的發展不能靠政府的單打獨鬥,必鬚髮揮各方的作用,特別是企業的作用。總書記對發揮互聯網企業的作用有獨到的論述,他強調“只有富有愛心的財富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財富,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而且企業如果脫離了國家支持、脫離了群眾支持,脫離了為國家服務、為人民服務,則難以做大做強。以解決人才問題為切入點,強調聚集英才,建立在對中國網信事業發展本質特徵的把握之上。網信事業的發展,以及全球網絡空間的國家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所以習總書記的講話毫不含糊的牽住了解決人才問題的牛鼻子,並進而以此為中國網信事業發展提供澎湃的動力。

  習總書記的講話勾勒出中國網信大戰略的清晰框架,為進一步推動中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業的指明了方向,並就大量影響乃至困擾網信事業發展的疑問、辯論乃至爭論畫上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句號,可以將寶貴的時間資源投入到推動網信事業大步前進的道路上。如參加座談會的代表所明確指出的那樣,“中國網信事業的春天來了”,在習總書記講話的指引下,中國將更加快速、穩健的前進,堅定地邁向網絡強國,邁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編輯:劉亮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