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軍旗飄揚》專欄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7月24日播出):
在我國22000多公里陸地邊境線和18000多公里海岸線上,一代代戍邊守島官兵忠於職守,無私奉獻,萬里邊疆、海疆呈現和諧安寧的景象。
作為新中國海軍的第一批基層指揮員,張序三老將軍見證了祖國從有海無防到構築海上鋼鐵長城的發展歷程。
軍事科學院原政委 張序三: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新中國成立,帝國主義列強從海上入侵中國210多次,(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才給舊中國有海無防的歷史劃上了句號。
今天,人民海軍的新型導彈驅逐艦、新型潛艇遊弋萬里海疆,岸防部隊實現了從岸炮防禦到導彈防禦。祖國海防有了鋼鐵屏障,我國陸地邊防的管控手段也有了質的飛躍。一大早,內蒙古某邊防團士官李鵬帶車前往0號界標巡邏。途中,他一邊用視頻裝置對沿途管段實施監控,一邊將情況用車載通信設備及時傳回指揮中心。
內蒙古某邊防連士官 李 鵬:我剛到這裡來的時候,巡一次邏要把每個點都跑到,需要花十幾天的時間,有的時候甚至是顧前顧不了後。
從“跑斷腿”到“一瞬間”,從爬冰臥雪到數字化管控,感受到這些變化的遠不止李鵬一人。在“東方第一哨”和“北疆第一哨”,過去需要十幾天才能到達的點位,如今可以“千里邊關一日還”。巡邏執勤手段巨變,生活條件更是今非昔比。
南京軍區某海防連士官 殷文彬:以前我們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茶杯淡水,大家都説這裡是海上“上甘嶺”。現在水電都通了,孤島建成了海上花園。
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下,今天的邊海防,除了自然環境無法改變外,其它都已“面目全非”。“南海第一哨”官兵全部住進有空調的營房,用上了先進的海水淡化設備,吃上了新鮮蔬菜。隨著衛星電視、全軍政工網的投入使用,邊防官兵徹底告別了“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的單調戍邊生活。
穩固的邊防,帶來邊疆經濟的發展。中越邊境廣西段的浦寨,以前是一個僅有十幾戶人家的村落,隨著歷時7年大掃雷的結束,昔日的雷場變成了今天的貿易口岸。自中國政府實施邊境大掃雷行動以來,雲南、廣西排雷官兵共排除地雷220多萬枚,400多平方公里的安全土地移交給邊境各族人民。
【80年時空對話】
軍事科學院原政委 張序三:祖國邊海防的鞏固發展,一直是我們老兵的牽掛。
南京軍區某海防連士官 殷文彬:面向新世紀新使命,我們要像鉚釘一樣,固守海疆,保衛邊防。
責編:嚴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