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北京、寧夏、深圳三個普通家庭的生活突然陷入困頓,幸運的是他們都及時得到了社會救助,而這得益於各地正在積極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家住北京東城區的王淑齡老人,兒子幾年前去逝,老兩口和孫子一起靠2000來元的退休金過日子。孫子去年考上大學後,生活更加捉襟見肘。
王淑齡:有時候我們倆就煮點稀飯,吃點鹹菜也就行了,也能湊合了。
正當王淑齡為孫子新學期的生活費發愁時,區裏送來了2000元的助學金。王淑齡的家庭收入高於北京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什麼還能得到救助呢?這要歸功於東城區新建成的社會救助信息系統,這個系統改變了過去以經濟收入作為唯一救助標準的做法,而是對收入、住房、就業等188項指標綜合評定,將那些收入略高於最低生活保障線,但實際生活仍然困難的群眾納入低保範圍。
北京市東城區民政局副局長 趙宏松:完全打破了依靠收入這條機械的線來確定低保戶的辦法。
寧夏永年縣望遠鎮農民徐永貴家的情況是這樣的:兩個兒子智力發育不全,老兩口的收入剛好維持一家的溫飽,去年糧食欠收,開春後的口糧也成了問題。寧夏今年全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全區23萬收入低於683元的農民提供保障。徐永貴前兩天領到了今年頭2個月低保金200元,解了燃眉之急。
寧夏永寧縣望遠鎮農民 徐永貴:過去只聽説城裏人吃低保,沒想到我們這麼遠的農村也有。
從江西到深圳打工的謝海兒去年9月不幸發生交通事故,肇事司機逃逸。謝海兒在醫院昏迷了100多天,甦醒後面對鉅額醫療費,他一籌莫展。今年3月深圳設立了“勞務工關愛基金”,謝海兒成為第一個救助對象,得到2萬元的救助。
目前深圳有300多萬農民工就地參加了社會保險,這項基金將專門為那些醫療費超出醫保限額的特困農民工提供救助。
責編: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