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我在現場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閩臺緣》專題展

CCTV.com  2009年06月19日 13:0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專題:海西發展新跨越

廣場全景

閩臺緣博物館

    序 廳

    福建與台灣歷史淵源深遠,地緣近、血緣親、商緣廣、文緣同、法緣久,形成密不可分的獨特關係。

    追溯遠古,閩臺陸地曾數度連接,台灣海峽形成後,兩岸相望依然近若毗鄰;史前大陸古人類已進入台灣,成為當地的先住民,宋元始福建漢族人民又大批移居寶島,與先住民一道披荊斬棘,開發建設美好家園;便捷的水道,親近的情趣,兩岸經濟互補互利,建立起同功發展的合力;同宗共祖,語言通,習俗同,炎黃文化薪火代代傳承,一條永恒的根脈牢牢維繫。

    台灣長期與福建隸屬一個行政省區。中央政府在台灣建省後,台灣與福建仍保持特殊的關係。日本殖民主義者強佔台灣,兩岸同胞生死與共並肩抗日,取得最後的勝利。1945年,台灣回歸祖國,福建在台灣光復和重建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歷史昭示:台灣自古是中國的領土!

    山水本相依,閩臺骨肉親,中華大一統,緣定難分離。

    第一部分 遠古家園

    福建與台灣,一水相隔。第四紀更新世冰河期間,海平面下降,台灣與大陸曾數度相連,古動物和古人類不斷遷徙島內。冰期結束,海平面上升,重新形成台灣海峽,閩臺兩地先民衝破驚濤駭浪的險阻,仍然保持原始文化的密切聯絡,共同開闢了遠古的家園。

    第一單元 陸橋相連

    更新世末次冰河期間,是人類誕生以來規模最為宏大的冰期,地球氣候急劇變冷,台灣海峽水面下降最低位置,低於現代海面150米左右,於是華南沿海形成遼闊濱海平原,海峽變通途,大陸古人類和古動物遷徙至台灣島。在經歷滄桑巨變的今天,遺存了歷史的物證。

    1、古動物遷徙

    閩臺兩地發現的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物種覆蓋寒溫帶、暖溫帶和亞熱帶,反映了冰河時期大陸南北方古動物從不同路線遷徙台灣。

    2、古人類遷徙

    華南暨閩臺發現數十處古人類遺存,根據遺址的早晚年代分佈規律及其遺跡、遺物形制互相接近的關係,反映從更新世早期起,大陸古人類逐漸東遷台灣的活動軌跡。

    第二單元 史前文化

    從舊石器到新石器時代,台灣史前文化,或從大陸傳入,或受大陸影響,長期以來,彼此交流碰撞,具有較多的共性因素,形成較為相近的文化面貌。

    1、長濱文化與大陸舊石器文化

    台灣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以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為代表,距今年代為二、三萬年至五千年左右,住民過著穴居、漁獵和採集生活,其石器製造方法,屬於華南礫石器以及細小石器的傳統,與福建三明的萬壽岩、漳州蓮花池山等遺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長濱文化的人類,有可能來自華南地區。

    2、大坌坑文化與大陸新石器文化

    台灣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遺址,首先發現于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分佈于台灣島北部、西南部、東部海岸以及澎湖群島,距今年代為五、六千年左右。住民居於海邊臺地、山坡或沙丘上,從事漁獵、採集為主的生産活動,已有原始的農業。其石器為打制與磨制,陶器以粗繩紋為特徵。與之相對應的遺存,見於閩、廣沿海及島嶼,以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為代表,無論器物形制、經濟生活和文化年代都非常類似,共同構成了海峽兩岸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同一文化圈。

    3、台灣圓山文化與大陸新石器文化

    台灣圓山文化,以台北市圓山貝冢遺址為代表,分佈在台灣東北部海岸和台北盆地中,距今四千五百年至兩千五百年之間。住民聚落都在山丘或山麓上,從事漁獵和農耕生産。陶器以紅褐陶為主,石器中有段石錛、有肩石斧極有特色,其形制來源於中國大陸東南地區。

    4、台灣鳳鼻頭文化和大陸新石器文化

    台灣鳳鼻頭文化,首先發現于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遺址,集中分佈于中南部西海岸,距今約五千年至二千年。住民經濟生活的明顯特徵是走向穀物農業的種植生産和較為穩定的聚落形態。陶器早晚有紅陶、灰黑陶、彩陶等,石器有斧、錛、鋤、刀等,與海峽西岸的江、浙、閩史前文化有顯著類似,尤其是與福建曇石山文化紅陶、灰、黑陶及其後一度流行的彩陶序列相當一致,且帶有滯後性,説明受到曇石山文化的強烈影響。

1/7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