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我在現場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彼得諾蘭:著重培養高科技公司 為人民帶來利益

 

CCTV.com  2009年03月23日 09:5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專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

     

   2月2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繼續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這是劍橋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劍橋大學發展研究學科主席彼得諾蘭教授在年會第六單元“加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討論中發表演講。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平凡的時代,可以説我們處在一個歷史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開始於1970年,70年代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而發展。現在我們已經走到了這個階段的結尾,下一個新的階段就要開始。在這個期間,我們所取得的進步比歷史的其他階段都要更快,市場的力量決定了技術進步的方向。

    但是,市場是非常不平等的,有一小部分人佔有了較大的全球需求,也在促進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更大的作用。這個階段的技術進步的成就是非凡的,但是也有很多的缺點。比如,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這就為工業政策提出了挑戰,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首先讓我們看看産業集約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對工業結構的決定因素的看法是非常不一樣的,主流的經濟學家是以哈佛大學的馬希爾教授為代表的,他就説,企業的規模就像森林裏的樹,長大以後可能會倒,新的樹會長起來。

    現在這個世界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變平了,就像弗裏德曼的書所寫的那樣。但是還有另外一個經濟傳統,就像馬克思的理論,還有熊彼特的理論,根據這個理論,資本主義的本性就是要造成産業的集約。馬克思曾經説過,資本集中是一個規律,資本本身就會吸引資本。

    潘若思曾經説過,所有的公司都會無限的擴張,她在四五十年代提出這個觀點的時候是相當具有爭議的,2000年的時候,當時全球的市場都出現了大的發展,有一些巨大的公司成為系統集合者,他們佔據了全球市場的50%以上。為了能夠滿足這些系統集合者的需求,就出現了一些次系統和主要的供貨商,他們大量地投資于研發。

    這種“瀑布效應”就引起了全球很多的工業都出現了大量的集中。如果我們在看一個公司的時候,不把它看做一個法人所擁有的實體,而來考慮它所能夠統合資源的範圍,那就會發現,在全球化的時代,公司的規模是巨大的。

1/3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