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我在現場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夏斌:是“百年一遇”還是“史無前例”的危機?

 

CCTV.com  2009年03月21日 11:1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專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發言

    各位上午好,評價美國政府的政策。首先我認為對美國這場金融危機應該有一個評估的認識。因為往往是美國人和非美國人可能對危機的認識並不完全一樣。現在人們常常是按照格林斯潘的説法,説當前美國的危機是百年一遇,我認為這往往是因為這場危機對世界的影響力似乎還沒有超過1929、1933年的大蕭條。我今天想講的觀點是,到底是百年一遇還是史無前例。

    這更多涉及到這場危機的影響力和危機背後制度的認識的討論,是不是百年一遇,現在這場危機的影響力沒有超過80年的大蕭條,也為時過早,原因是什麼?第一,上次的大蕭條,1929、1933年的大蕭條花了五年時間,目前危機已經快兩年了,但是這個過程並沒有結束。有人分析也需要五年,就是美國經濟明年復蘇了,我認為也不可能出現像1922、1933年大蕭條之後,1934年那樣美國的增長,也不可能像2005年的高增長。二是不同歷史時期的危機,不能簡單用GDP、銀行的倒閉數、失業率來比較,因為正是有了上次大蕭條大危機的教訓,所以這場危機爆發,美國政府才沒有犯同樣的錯誤。因此,暴露的問題好象沒有上次危機那麼嚴重,但是並不以為這次危機的程度和危機的性質不嚴重,我想重點闡述的是,我們更重要看到,上次危機和這次危機背後重要的不同點。

    第一,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轉折。同樣是處於世界經濟中心國家的美國發生了危機。1929年美國的國家實力正處在繁榮上升的階段,美國的工業産值佔全球産值高達48%,今天美國的國力在明顯衰退,2007年工業産值佔全球才剛剛25%。從GDP的份額來看,2001年,美國佔全球GDP的份額甚至高達32.8%。到了2007年已經下降了到25.5%。

    第二個不同點,美國經濟不僅在總量上,而且在結構上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美國私人製造業佔GDP的比例已經從戰後27%下降到目前的11.7%。而金融、保險、房地産業從戰後的9.9%地上升到目前的20.4%,這説明這場危機是在實體經濟明顯萎縮,美國從製造業大國走向服務業大國的情況下發生的,前幾年美國經濟的繁榮是靠發鈔票、發美元、擴張信用、提前消費支撐的,今天美國的政府和美國的居民已經負債纍纍,因此危機不可能像1929、1933年僅靠美國擴大內需來獲得繁榮,不容易。

    第三個不同,這場危機是信用膨脹的危機不是生産過剩的危機。1929、1933年的大危機,很快通過美國的進出口直接影響周邊國家,這場危機的表現從次貸危機、金融領域開始,向實體經濟蔓延,對世界經濟的先導先從虛擬經濟然後到第一波華爾街,第二波歐洲,第三波新興國家,説明傳導的時間比上次危機漫長,由於兩場危機的性質特點不同,所以我認為目前的危機絕對不是簡單的經濟週期的一場表現,也不是過去那種局部性的危機,而是對過去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主辦的國際貨幣體系各種矛盾積累的一次大清算,現在,由於危機中各個國家政府的強力干預,衰退的時間可能會短一些,不到五年。但是危機之後的經濟復蘇也不會簡單按照1929年大衰退過以後的軌跡走。所以説,與其説百年一遇,不如説史無前例。只有這樣看,我們才可以正確把握這個危機的實質,更有利於選擇措施來應對。

    目前奧巴馬新政有助於經濟衰退的步伐,但是既然是過度信用膨脹、過度欠賬,過度消費的危機,美國就要付出代價。其他國家也要付出代價。而且上一輪經濟繁榮中收益多的,被影響就越大,中國願意和美國聯手,願意共渡危機。

    我舉一個例子,國家好比一個家庭,美國危機就好象一個有微薄收入,但又借了大量錢做投機的家庭。現在投機輸了,怎麼辦?當然可以破産,不談破産這條路。出路有三條,第一條,借新債還舊債,美國政府正在做這個事,美聯儲擴張信用。第二,節衣縮食,準備過窮日子。而美國居民正在不斷地降低消費率,也在做。第三,如果以上兩個力度還不夠,怎麼辦?我認為,只能翻箱倒櫃,找找家裏還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比如説古董、名畫、收藏品,出售,換錢,這就是美國的議會、美國的政府準備割愛,出售優質的資産來籌集資金,化危機,而不是不斷地發行鈔票。如果僅僅通過前兩條出路,不走第三條出路,大量開大鈔票救危機,經濟衰退就像打一針強行的藥,藥行通過以後,通貨膨脹的局面還會出現。

    因此我的結論,這場危機讓世界看清了,世界經濟不太平的根源是什麼?不是其他,主要的根源是當今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有問題。因此我們對奧巴馬的新政要支持,同時,腦子要冷靜,不要給予他太高的希望和太大的壓力,否則適得其反。謝謝大家。

責編:陳曦霞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