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奧巴馬抵達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開始對日本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
美國總統奧巴馬即將於15日至18日首次訪華。有趣的是,在他還未踏上中國之前,就發生了一段有關他 “更名”的小插曲。12日,美國駐華使館發佈了一款關於美國總統首次訪華的紀念海報,海報中奧巴馬的中文譯名更正為歐巴馬。
美國駐華使館:今後統一用“歐巴馬”
對於海報上的“歐巴馬”字樣,美駐華使館稱,使用“歐巴馬”的譯法,是因為其譯音更接近英語發音,而中國媒體卻一直使用“奧巴馬”。
但記者隨後登錄使館的官方網站,卻發現上面發佈的各種消息卻是“奧巴馬”和“歐巴馬”都在使用。
對此,據美國駐華使館新聞發言人史雯珊介紹,對於以前“歐巴馬”和“奧巴馬”兩種譯名混著用的情況,美國政府現在正在規範總統中文譯名,今後將統一使用“歐巴馬”。
姓存在兩種翻譯:奧巴馬和歐巴馬
奧巴馬(英文:Obama)是一個姓氏,這個姓在非洲國家肯尼亞的一些部落很普遍。據2003年肯尼亞《聯合報》的不完全統計,在mahatali地區,姓Obama的人大概在7000到8000之間。
在新華社的譯名庫,現任美國總統的全名在新華社的譯名庫裏是“貝拉克 侯賽因 奧巴馬”,這一姓名用法是在今年9月22日作為資料存儲入庫的。目前我國大陸和香港的媒體使用的就是“奧巴馬”。
身在美國的郭女士曾在紐約的華人社區投票站裏做過志願者。她回憶説,華人社區投票站的每一張選票上除了有候選人的英文名字,也有其中文譯名。她清楚地記得,“奧巴馬”當時的中文譯名是“歐巴馬”。
名字也有兩版本:貝拉克和巴拉克
更為有趣的是,奧巴馬除了“姓氏”存在上述的差異外,其名字“Barack”也在媒體報道中出現了兩個譯名,分別為“巴拉克”和“貝拉克”。記者分別搜索“貝拉克”和“巴拉克”兩個名字發現,包括新華社等權威媒體都依然尚未能統一説法。
眾所週知,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他父親同名,而Barack這個名字來自肯尼亞最大的方言斯瓦希裏語,意為“上天福佑”。由於這個名字本身就來自非洲方言,在進入英語的時候拼寫為Barack或Barak均有可能。因此,兩種翻譯都可以。
中國知名外交家、翻譯家過家鼎説,奧巴馬姓名Barack Hussein Obama,如果讓他來翻譯,也會翻譯成貝拉克 侯賽因 奧巴馬。“新華社的翻譯是對的,沒問題。”過家鼎説。
譯名室稱:更改可能性非常小
過家鼎説,按照慣例,已經沿用一段時間的譯名不能隨便更改,除非新華社改變譯法,不然外交部一般不會同意將“奧巴馬”改成“歐巴馬”。他説基辛格的譯名也錯了,應該翻成“基辛傑”,但也就將錯就錯,後來一直沿用下來。
一般來説,外國領導人的姓名翻譯工作由《參考消息》譯名室來完成。《參考消息》譯名室稱,他們在進行國家領導人的名字翻譯時是非常謹慎的,加之是美國總統這樣重要人物的名字,一旦翻譯定稿後更改的可能性非常小。
相關鏈結:
責編:彭偉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