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高錕曾與鄧小平一起入選二十世紀亞洲風雲人物

 

CCTV.com  2009年10月06日 19:5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海量新聞,請點擊“新聞頻道” 

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高錕、博伊爾和史密斯(從左至右)

高錕(資料圖)

  中新網10月6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佈,華人科學家高錕以及兩名美國科學家韋拉德-博伊爾(Willard Boyle)和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獎勵他們在光纖和半導體領域上的開創性研究。

  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其中高錕將獲得一半的獎金,另外兩名獲獎者各得四分之一的獎金。

  高錕的獲獎理由為——“在光學通信領域光在光纖中傳輸方面所取得的開創性成就”。兩位美國科學家的獲獎理由為——“發明了一種成像半導體電路,即CCD(電荷耦合器件)傳感器”。

  光纖科技提升通訊系統的能力,使得互聯網傳送能力大幅提高,而CCD的研發成功,令數碼相機及影像系統得到普及。

  高錕于1933年出生於上海金山的一個書香世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在2000年與鄧小平一起被《亞洲新聞週刊》選為“二十世紀亞洲風雲人物”。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博伊爾和史密斯分別在1924年和1930年出生,都是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研究員。

  瑞典皇家科學院稱三人均擁有美國國籍,高錕還同時擁有英國國籍,博伊爾也擁有加拿大國籍。

  5日,3名美國科學家分享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分別是伊麗莎白布蘭克波恩(Elizabeth H. Blackburn)、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 Greider)以及傑克紹斯塔克(Jack W. Szostak)。

  3人獲獎原因是“發現端粒(Telomere)和端粒酶(Telomerase)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評審委員會形容發現 “解決了生物學的重要課題”。

  其他的四個諾貝爾獎項——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將分別於7、8、9、12日揭曉。

  相關鏈結:

責編:扈玲娟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