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國王大道,印度士兵在共和國日閱兵式中行進。本報記者 王曄/攝
7月14日,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法國舉行閱兵式慶祝國慶日。
各國通過閱兵式對內、對外傳遞的信息各有所異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于冬發自北京 中國60週年國慶閱兵在即,日前,德國《鏡報》等一些西方媒體掀起了一場“中國閱兵威脅論”的濁浪,聲稱“閱兵是極權國家的偏好,中國的國慶大閱兵是在炫耀武力。”
這顯然是西方媒體骨子裏頭某些冷戰思維在作怪。事實上,不管是發展中國家,還是西方發達國家,都有舉行國慶閱兵的傳統,而一些西方軍事強國則通過在其他國家進行不斷的武力展示和炫耀,讓國內閱兵幾乎成為“多餘”。國防大學一位年輕學者不無調侃地説,“美國是天天在搞閱兵”。
看看海外一些國家的國慶閱兵,或許會讓我們對國慶閱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印度閱兵式購票入場
每年的1月26日,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國王大道上都會舉行“共和日”閱兵儀式,而展示新型武器和先進的技術準備是印度國慶閱兵的焦點。
“大地”、“烈火”系列導彈,“通古斯卡”防空系統、“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已連續3年成為閱兵式上的常客。但裝備每年都會有更新,這體現了印度迅速膨脹的軍力。2009年,印度國産的“阿瓊”主戰坦克取代俄制T-90變身為陸軍方隊的主角,緊跟國際軍界潮流的“信息戰”小組也閃亮登場,儘管只是幾名士兵坐在裝甲車上有模有樣地擺弄電腦。不過,印度龐大的軟體産業,足以支撐“信息戰”小組。
印度的國慶閱兵非常開放,簡直就是個國際軍展:“美洲虎”軍用直升機、“米格”戰機等應有盡有。稱雄印度洋的海軍方隊只抬出了一艘“潛艇”——印度斥35億美金向法國購買的“鯽魚”級柴電潛艇模型。
受閱的隊伍簡直就是在大街上漫步。不但步伐和行列做不到整齊劃一,還有士兵離開隊伍與警戒線外的民眾握手聊天。
閱兵場外的觀眾席更是像在看一場露天演唱會。閱兵道路兩旁的民眾扶老攜幼、不時交頭接耳,全然沒有莊嚴肅穆的氣氛,原來印度國慶閱兵式都是購票進場,依據位置的優劣,幾十個盧比不等。
法國閱兵成公關活動
與印度常態化國慶閱兵一樣,每逢7月14日,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上都會舉行國慶閱兵儀式。法國的國慶閱兵是全國總動員。幾乎所有的公眾人物都會受邀出席,陸海空三軍更是整裝亮相。除代表法國工業水平和先進軍力的“幻影”戰機會在凱旋門上空拋灑藍白紅三色煙霧以外,高頭大馬、制服、配劍的騎兵方隊也會威風凜凜地走過香榭麗舍大道。這是法國國慶的傳統,來自路易十四和拿破侖時代的法國。
法國的國慶閱兵也是一場外交盛宴,許多國際政要都會受邀參加國慶閱兵。2008年國慶,法國邀請了7050位國際友人,其中包括敘利亞總統,因為法國一直想組織“地中海聯盟”。
今年,受經濟危機影響,法國不得不節省開支,僅邀請了5000名外賓,因為“差錢”被迫縮減請客開支。但總統薩科齊7月14日明確表示,“不會削減軍費,還將大手筆購買軍備”,這使受閱隊伍備受鼓舞,方步也邁得格外整齊。
俄羅斯閱兵以威諸侯
每年的5月9日衛國戰爭紀念日是俄羅斯“觀兵以威諸侯”的最佳時機。
武器裝備是俄羅斯國慶閱兵式上的重頭戲。2009年,俄軍把家底幾乎抖了一遍,在1個小時的閱兵式上,T-90主戰坦克、步兵戰車、傘兵戰車、各型導彈等112件重型武器依次亮相紅場。其中,配備了新型相控陣跟蹤雷達的S-400防空導彈、射程超過1萬公里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是首次亮相。
近年來,閱兵式上蘇聯傳統因素正在逐步恢復。蘇聯國歌、蘇聯軍旗、蘇聯紅軍著裝都被刻意安排在了閱兵式上。重拾蘇聯時期的帝國輝煌表露無疑。
另外,歐洲小國比利時、還有處於國際熱點中心的伊朗、朝鮮,它們都會舉行或大或小的國慶閱兵,通過閱兵式對內對外傳遞的信息也各有所異。但毫無疑問的是,國慶閱兵是一個國家展現軍隊容貌、強化國防教育的通常手法。
相關鏈結:
責編:彭偉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