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朝鮮摧毀我們的電磁空間怎麼辦?”6月26日,韓國國防研究院(KIDA)在國會聽證會上,罕見地提出朝鮮的“另類軍事威脅”:借助核爆炸産生的巨大電磁場,破壞韓軍及其盟友的“軟肋”——信息化指揮控制系統,從而獲得“不對稱優勢”。對此,朝鮮《勞動新聞》28日發表評論説,朝鮮的核武器“不會威脅別的國家,也不是先發制人的工具,而完全是自衛性的,具有保衛和平的性質和使命”。
説朝鮮EMP專殺傷電子設備
據韓聯社26日報道,韓國國防研究院的代表在國會聽證會上提出,朝鮮一直試圖開發小型核彈頭,並可能在此基礎上發展出電磁脈衝炸彈(EMP)。與以殺傷人員為目的的普通核武器相比,這種武器主要針對電子設備,具有相當的使用彈性。國防研究院代表稱,如果朝鮮在日本海上空40至60公里處引爆小當量核武器,並不會造成人員傷亡,但朝鮮半島南部的電子設備大多將癱瘓,這對高度信息化的韓軍是致命威脅。
電磁脈衝炸彈又稱高能微波炸彈,是一種介於常規武器和核武器之間的新概念武器。其爆炸後産生的高強度電磁脈衝,覆蓋面積大,頻譜範圍寬,幾乎能破壞殺傷半徑內所有帶電子部件的武器系統。此外,這種武器産生的電磁脈衝亦可通過暴露在地面上的天線等設備産生感應電流,一直鑽進地下,破壞地下設備的核心部分。1962年7月,美軍在太平洋上進行代號為“海盤車”的高空核試驗時,140萬噸TNT當量的核爆炸竟造成1400公里外的夏威夷供電網跳閘,連高壓線的避雷裝置都被全部燒燬。
朝軍看重“不對稱打擊”
日本《軍事研究》雜誌則説,作為對韓軍事準備超過半個世紀的國家,朝鮮很清楚敵人的弱點何在。朝鮮人民軍多年來致力於提高“不對稱打擊”能力,韓軍所擔憂的電磁炸彈只是其“不對稱武器”之一。
此前曾被媒體曝光的美韓“5027-5作戰計劃”認為,平壤希望在開戰頭48小時內使韓國前沿抵抗癱瘓,確保趕在美軍大規模援韓之前贏得勝利。因此,製造最大的開戰震撼效應就成為關鍵。目前,外界已知的朝鮮“不對稱作戰”骨幹不僅包括導彈部隊,還有多達8.8萬人的特種部隊。除了借助飛機、潛艇滲透外,朝鮮特種部隊還有一些很特殊的作戰方式,如利用地下隧道潛入“非軍事區”南側,開闢第二戰線;或者通過化裝奇襲製造混亂,配合大部隊進攻等。
針對EMP武器可能産生的效應,《青年參考》報連線香港一位要求匿名的軍事專家。對方分析稱,一旦朝鮮將EMP武器進行實戰化部署,其特種部隊無疑將如虎添翼。由於美韓在“軍事分界線”附近設置有大量電子傳感器,若EMP武器能使其癱瘓一至兩小時,朝鮮特種兵就能順利完成越境滲透任務,贏得戰場先機。考慮到美軍主力需要在開戰兩周後才能趕來,朝方若能把握住這一“時間窗口”,1950年9月美軍在仁川登陸使戰局逆轉的一幕,便難以再現。
韓國提出“先發制人”
對此,韓軍自然不會作壁上觀。韓聯社26日報道稱,國防部長官李相熹和聯合參謀長金泰榮當天下午發佈了“國防改革基本計劃”修訂案,並已經得到李明博總統的批准。按照盡可能攔截和抵禦朝鮮核武器及導彈攻擊的方針,軍方已決定集中引進監視、偵察、精確打擊及攔截武器。
該修訂案明確提出,如果發現朝鮮可能向韓國發射核武器或導彈,韓國可採取先發制人的打擊措施,此項內容寫在國防改革案中還是首次。具體來講,韓軍可利用衛星、從美國引進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彈道導彈預警雷達等,一旦探測到朝鮮發射導彈的徵兆,即利用F-15K戰鬥機、“宙斯盾”艦的海基攔截導彈及陸基“愛國者”導彈等摧毀朝軍發射基地,並攔截已發射的核武器及彈道導彈。另據韓國《朝鮮日報》27日報道,韓國軍方還計劃在朝鮮出現政權垮臺等局勢驟變時,在朝鮮境內展開“穩定化作戰”(維持社會治安),引入防護車輛和輪式裝甲車等。
對此,朝鮮的態度仍然強硬。6月25日是朝鮮戰爭爆發59週年紀念日,近10萬名平壤市民在金日成廣場舉行了大規模反美集會。平壤市人民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樸炳鐘在集會上發言説,朝鮮人民將進行“反美大決戰”。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把這一天定為“反美鬥爭日”。
朝鮮《勞動新聞》28日發表長篇評論,繼續譴責美國近期表態為韓國提供核保護。評論説,美國口頭上表示“無意進攻朝鮮”,而實際上卻進行瘋狂的軍事陰謀活動,做好了發動第二次朝鮮戰爭的計劃和準備。美國的這些舉動“迫使朝鮮不得不擁有核武器”。
相關鏈結:
責編:唐亮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