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聯合早報:西方對黎巴嫩和伊朗選舉緣何一冷一熱

 

CCTV.com  2009年06月15日 11:4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進入環球頻道>>> 

    中新網6月15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刊出署名文章認為,新近的黎巴嫩議會選舉和伊朗總統選舉,表面上出現對西方利益十分不同的結果,因而在歐美媒體中也受到相當不同的對待。在國際舞臺上,穆斯林民意通過民主過程逐步伸張,除了抑制和減少伊斯蘭極端主義,也會成為改變中東佈局的重要道德力量。以色列如果不對此做出重大政策調整,會成為這一過程的最大輸家。

  文章摘錄如下:

  新近的黎巴嫩議會選舉和伊朗總統選舉,表面上出現對西方利益十分不同的結果,因而在歐美媒體中也受到相當不同的對待。由於黎巴嫩的親西方基督教馬龍派和穆斯林遜尼派聯盟保持了議會多數,這一選舉受到西方朝野的普遍讚揚,甚至被樹立為中東最新的“民主典範”。

  伊朗的總統選舉,則受到不少西方輿論的指責批判,親以色列的論客尤然。甚至早在投票之前,《華爾街日報》就蔑稱整個伊朗總統選舉為“假戲”。

  在伊朗內政部宣佈現任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以壓倒性多數當選連任之後,歐美媒體根據“改革派”候選人穆薩維在選舉前的高度人望,更開始紛紛懷疑指控這一結果乃是舞弊造成。

  就是在美國民主中,選舉舞弊和其它花招也層出不窮,1960年和2000年肯尼迪和小布什贏得的總統選舉便是例證。在西式民主制度很不完善的伊朗,當前的總統選舉如果存在“貓膩”,並不意外。

  但是早在四年前內賈德“出人意料”地首次高票當選伊朗總統時,筆者就指出西方朝野受到穆斯林精英階層意向的引導,而常常誤讀回教世界的基層民意。而這次伊朗總統候選人穆薩維的主要支持者,正是伊朗的知識界精英。

  不管伊朗社會最後如何接受這次總統選舉的結果,無可否認,在大中東地區,伊朗總統選舉展示了伊斯蘭世界中罕見的若干亮點,特別是總統候選人的多次公開辯論,首次由電視現場直播,其劇烈交鋒絕不亞於歐美國家的競選辯論。這樣公開的政策和觀點辯論,展示了伊朗社會的多元化以及政治空間。

  另外穆薩維與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一樣,同屬阿塞拜疆突厥族,展示伊朗通過宗教團結少數民族的重要成就。

  順便提一下,儘管歐美傳媒對穆薩維的大量正面報道,中東觀察家馬罕阿貝丁(Mahan Abedin)卻在英語《亞洲時報》上指出:能言善辯的內賈德每次都是電視辯論的明確贏家。這不能不影響到許多伊朗選民的意向。

  伊朗總統大選最重要的特點,是雖然允許大量移居海外包括美國的伊朗選民參加投票,但整個過程基本不受外部影響。對比之下,連盛讚黎巴嫩民主的《華爾街日報》都承認沙地阿拉伯投入鉅額石油美元,直接干預新近的黎巴嫩議會選舉。

  《紐約時報》因此報道,黎巴嫩議會選舉中選票賣價達到2000美元一張,外部財力還為大量移民海外的黎巴嫩人(馬龍派基督徒居多)提供來回旅費回國投票。

  黎巴嫩議會選舉的實情,一言以蔽之,是什葉派真主黨拉攏馬龍派基督徒的“統一戰線”努力失敗,各宗教族群基本按照自己的傳統投票,所以黎巴嫩《每日星報》稱選舉結果實在並不出人意料。

  從這一角度,黎巴嫩選舉再次顯示這實在不是“一人一票”的公平民主,而是延續半個多世紀前法國殖民當局建立的偏袒馬龍派基督徒的議席分配製度。

  雖然黎巴嫩50多年沒有進行人口普查,專家估計目前馬龍派基督教徒僅佔總人口20%,而什葉派人口卻已經佔40%,成為黎巴嫩的最大族群。但是議會席位的分配,卻是馬龍派34席,遜尼派和什葉派穆斯林各佔27席,再加其它各族群40席。

  在這一制度下,代表40%人口的真主黨聯盟,儘管獲得所有27個什葉派席位,卻只佔全部128議席的21%。換言之,什葉派選民在黎巴嫩議會選舉中只有“一人半票”,而馬龍派和遜尼派聯手,卻很容易獲得議會的多數。

  雖然如此,黎巴嫩真主黨卻迅速表示接受選舉結果,繼續在現有體制內參與操作,表現出高度的政治成熟。

  在國際舞臺上,穆斯林民意通過民主過程逐步伸張,除了抑制和減少伊斯蘭極端主義,也會成為改變中東佈局的重要道德力量。以色列如果不對此做出重大政策調整,會成為這一過程的最大輸家。

  相關鏈結:

責編:唐亮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