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美國總統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發表演講時説,美國政府將致力於建立一個無核武器世界。奧巴馬當地時間4日下午抵達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首都布拉格,出席定於5日舉行的歐盟—美國峰會。 新華社/路透
執政三月有餘的奧巴馬新政府在全球展開積極外交行動。其基本框架和重點是什麼?有何新的理念與舉措?
奧巴馬展開“柔性外交”
本報駐美國記者李學江:進入4月以來,奧巴馬先後出訪了歐洲和拉美,試圖通過其“柔性外交”修補美國受損的對外關係與道義形象。通過這兩次出訪,奧巴馬的外交新戰略大體上已水落石出,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強化與傳統盟友的結盟關係。奧巴馬明白,要讓盟友竭誠支持美國的領導就得回應它們的關切。為此,奧巴馬一上臺即宣佈關閉備受歐洲盟國批評並有損美國道義形象的關塔那摩與中央情報局的海外監獄;並終止使用酷刑;對歐洲關切的氣候變化問題,他也明確表示美國不僅要參與推動而且要起&&作用。為強化美日關係,奧巴馬將首訪白宮的殊榮給了日本首相。
重視與俄、中等大國改善關係。奧巴馬與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會晤後宣佈,兩國將立即著手“削減並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談判,並擬於年內達成協定。為避免激化矛盾,奧巴馬將北約繼續東擴問題暫且不提;並對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表示出靈活性。中美關係則實現了少有的平穩過渡,中美元首倫敦會晤後,兩國同意建立“積極的、建設性的全面合作關係”,並提升了戰略對話層級。
致力於改善其在伊斯蘭國家中的不良形象。奧巴馬上臺伊始,就特意將首個專訪機會給了阿拉伯衛視,並宣佈“美國不是伊斯蘭世界的敵人”。國務卿克林頓將信仰伊斯蘭教人口最多的印尼納入首次亞洲之行;奧巴馬則選擇土耳其再度向伊斯蘭國家釋放善意,他表示“美國從未與伊斯蘭開戰,事實上,在擊退極端意識形態方面我們是夥伴關係”。
準備與“敵對國家”展開對話談判。奧巴馬表示,只要伊朗鬆開緊握之拳,美國也將伸出相握之手。美國國務院表示將全面參加伊核問題談判。奧巴馬在拉美峰會前宣佈解除對古巴裔美國人探親與匯款的限制;在今年4月份的美洲國家峰會上又承認美國現行的古巴政策是“失敗的”,表示願意“將美古關係推向一個新的方向”。
與前任政府的單邊主義“剛性外交”不同,奧巴馬政府奉行以“夥伴精神”為基調的“柔性外交”。奧巴馬在歐洲強調“夥伴精神”,在拉美呼籲建立“平等的夥伴關係”。他在美洲國家峰會上表示,他在其整個任期內都尋求與拉美國家建立平等的夥伴關係。
從奧巴馬政府已展現出的外交姿態來看,他們正在擯棄前任政府的單邊主義,轉而強調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合作,並尊重國際法;淡化意識形態色彩,更注重務實合作;奧巴馬表示要降低軍事手段在對外政策中的作用,而強調外交優先,以對話代替對抗。
奧巴馬的外交與安全團隊提出了將硬實力與軟實力相結合的“靈巧實力”的外交理念,即綜合運用美國國家的所有手段,包括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法律與文化領域的所有資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總目標服務。這一新的外交理念現已體現于“巴基斯坦—阿富汗新戰略”。這一新戰略的突出特點就是“軍事與民政一體化”。奧巴馬承認單純依靠軍事力量不可能打贏戰爭,因此在增兵的同時,決定增加派遣為數眾多的外交官員、政法培訓人員、工程師等等,意在通過改善當地民生來爭取民意支持,並幫助加強阿富汗地方政權建設。奧巴馬同時敦促歐洲與周邊國家共同參與阿富汗重建。
當然,奧巴馬政府的外交變革主要是外交策略、外交風格和外交手法的改變,而美國外交戰略的總目標並沒有也不會改變:那就是確保美國在世界的主導地位與全球利益。只不過,奧巴馬前任政府仰賴的是制裁與武力,而奧巴馬政府則想“通過榜樣的力量,而非力量的榜樣來領導世界”。因此,奧巴馬政府意在通過“柔性外交”來修補此前美國受損的國際形象與對外關係,力圖通過搶佔道義制高點來實現重建美國在全世界的領導地位與影響力這一總目標。
對亞洲
提升地位 加重分量 深化合作
本報駐美國記者李學江:4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英國倫敦的首次會晤,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明確表達了中美進一步加強合作關係的良好願望。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建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新機制,將由王岐山副總理和戴秉國國務委員作為中國國家元首特別代表分別負責經濟對話和戰略對話,希拉裏國務卿和蓋特納財政部長作為美國國家元首特別代表分別負責戰略對話和經濟對話。同時,雙方將繼續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機制,促進兩國經貿領域互利合作。兩國元首同意進一步深化廣泛領域的互利合作,加強能源、環境以及氣候變化領域的政策對話和務實合作,恢復和擴大防擴散和其他安全問題磋商。中美元首的這次會晤,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被認為重新定位了中美雙邊關係,提升了雙方對話機制,拓展了中美對話的領域和範圍,確定了合作重點,把中美關係引領到了新起點。
奧巴馬在會晤中重申了“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他表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令人矚目地向前發展。美中兩國不僅有著非常緊密的經濟關係,而且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有著許多共同利益。很高興雙方建立了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希望通過加強接觸和對話,在雙方關心的重大問題上取得進展。美方對兩國關係在現有堅實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的前景感到樂觀,贊同使兩國關係變得更加積極、合作、全面。雙方要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妥善處理分歧,使兩國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在全球關注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問題上,兩國元首也強調,中美作為兩個主要經濟體,將同各國一道努力推動世界經濟恢復強勁增長,穩定國際金融體系,避免再度發生如此重大的危機。兩國元首認為,中美兩國採取的財政刺激措施已起到促進全球經濟穩定的作用。兩國元首一致認為,強有力的金融體系對於恢復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同意增加國際金融機構資源,以幫助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對資金短缺,兩國將同有關各方為此作出努力。雙方一致表示堅定支持惠及各方的全球貿易和投資流動,承諾抵制保護主義,維護健康穩定的中美貿易關係。奧巴馬已決定將於今年下半年訪華。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最近也呼籲美中兩國應該建立一種“命運共同體”結構,將兩國關係提升到類似二戰之後美歐關係的高度。基辛格強調,現存的國際秩序已經不能適應國際政治與經濟發展的需要,全球化條件下的經濟已與政治體系脫節。而在未來新秩序中,中國無疑將扮演關鍵角色。
當然,美國亞太戰略調整的最終目標是繼續保持美國在亞洲的主導地位。這會給亞洲帶來一些變數,也會為提升中美關係發展帶來新的重要機遇。中美這兩個大國能否和平相處,將直接決定21世紀的世界和平。二者攜手並進,可以為世界繁榮提供強大動力。
本報駐日本記者于青:亞洲已經成為奧巴馬政府重要的外交舞臺。日本共同社的評論認為,希拉裏今年2月份對亞洲的訪問,是自1961年肯尼迪政府以來首位將外訪第一站選擇亞洲的國務卿,可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亞洲是希拉里長期負責的戰略課題,這多少表明美國外交的重心已轉移到亞洲。沒有亞洲,美國無法繼續前行。
此後,奧巴馬又在白宮會見了到訪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這是美日高層間的又一次重要對話。麻生是奧巴馬上臺後首位被請到白宮的外國領導人,美日的高層互動向外界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美日關係非常重要。
對此,《讀賣新聞》的社論説,美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領域依然具有強大影響力。日本外交以日美同盟為基軸不應改變,重要的是擺脫被動外交。日本應該做什麼,由自己判斷並實行,並期待構築與美國“坦率直言”的關係。
本報駐印度記者任彥:印度外交界大多數人認為,奧巴馬政府在國際事務中將會更多采取合作的態度,降低使用單邊主義先發制人的軍事強硬手段。尼赫魯大學美國問題專家欽塔瑪尼 馬哈帕特拉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反恐問題上,布什總是咄咄逼人,離不開武力,而奧巴馬更傾向於通過外交和軍事兩個手段來解決,相比之下,奧巴馬溫和了許多。
在美國與亞洲國家關繫上,印度外交界普遍認為,與上一屆美國政府相比,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似乎有一個明顯的變化,那就是在亞洲地區親近中國,疏遠印度。印度前外交家和外交戰略分析家巴德拉庫馬爾大使最近就美國外交政策發表評論稱,印度沒有被包括在美國國務卿希拉裏首次出訪亞洲的行程中,希拉裏用實際行動兌現她去年在美國《外交》雜誌上發表的主張:“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將是本世紀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布拉傑斯 米什拉前不久在新德里舉行的一次關於印度與美國關係的研討會上表示,未來4年裏,奧巴馬的主要任務就是振興美國經濟,為了這個根本目標,他必須和中國加強合作。
不過,奧巴馬政府的這種外交上的調整依然受其國家利益支配。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有兩大基石,一是在歐洲向東擴展勢力,二是制衡中國。奧巴馬依然會沿著這兩個方向走,只不過在當前經濟危機時期,他只能選擇和中國接近。
在中東
力推接觸為核心的“新中東政策”
本報駐埃及記者李瀟:中東地區一直都是美國外交戰略中的重中之重。這裡有著豐富的戰略資源和能源,也有著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以色列。目前,奧巴馬政府在中東問題上的態度,似乎在試圖矯正長期偏袒以色列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以一個更為中立的調停者角色介入中東事務,並且力求在與中東有關各方的對話和談判過程中保持必要的靈活性。
然而,以接觸為核心的美國“新中東政策”的最終形成還面臨不少挑戰。首先,儘管奧巴馬政府願意與伊朗進行對話,但目前這種對話還沒有提上日程。而美國中東特使米切爾今年1月的中東之行也未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接觸。事實上,無論是對中東局勢有著重要影響的伊朗,還是在巴以衝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哈馬斯,都是美國“新中東政策”的“主角”。
“新中東政策”需要找到美以關係新的平衡點。去年底,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發動的“鑄鉛行動”,很大程度上是對奧巴馬政府試圖在中東問題上扮演中立角色的一種回應,以此來試探奧巴馬是否會在關鍵時刻效倣其歷屆前任,保持美以間的特殊關係。當時的美國明智地選擇了“沉默”,但以色列的試探確實對其“新中東政策”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更為重要的是,“新中東政策”必須從根本上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滿足國內外各個利益集團的需要。而在這個調整時期,中東有關國家對奧巴馬政府有期待,但更多的是觀望。也許這是當前這些國家最為理性和客觀的應對方式。
呼籲巴以雙方儘快接受“兩國方案”,是奧巴馬政府“新中東政策”的第一步棋。今年4月,米切爾相繼訪問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強調“兩國方案”是解決巴以問題的唯一齣路。巴勒斯坦對此反應積極,而以色列方卻始終反應冷淡,甚至顯示出了一定程度的抵觸。
以新總理內塔尼亞胡上任後一直主張首先振興巴方經濟,然後再進行關於巴勒斯坦建國的實質性談判,而對於目前各方極力推崇的“兩國方案”則始終緘口不言。以色列新任外長利伯曼公開表示,巴以和平進程目前已經進入死衚同,以新政府必須制定新思路來解決這一歷史問題。但是,以色列如果對“兩國方案”斷然不予接受,則勢必與美國産生嫌隙。
內塔尼亞胡顯然不希望把與美國的關係弄僵;而接受“兩國方案”,對於右翼力量佔主導的以色列新政府來説,又非常困難。美國與以色列之間在“兩國方案”上的巨大分歧,使奧巴馬政府“新中東政策”的推行,在未來面臨嚴峻考驗。
在拉美
承諾開啟平等夥伴關係的新時代
本報駐阿根廷記者陳曉航:美國正試圖與拉丁美洲國家緩和關係。奧巴馬總統最近頻頻對古巴、委內瑞拉及整個拉美地區示好,並承諾將開啟與其他美洲國家建立平等夥伴關係的“新時代”。
美國向來將拉美視為其“後院”,但布什政府執政時期對拉美基本上採取了冷淡政策,美拉關係不斷下滑。秉承“改變”理念的奧巴馬執政後,為重塑美拉關係提供了可能。今年3月,奧巴馬會見了到訪美國的巴西總統盧拉;美國國務卿希拉裏 克林頓先後訪問墨西哥和加勒比海的一些國家;美國副總統拜登則訪問了智利和哥斯達黎加,與多位拉美國家領導人進行接觸;近日奧巴馬出訪墨西哥並在第五屆美洲國家峰會上展現了一系列的積極姿態。奧巴馬表示,美國承諾開啟與其他美洲國家建立平等夥伴關係的“新時代”。
目前,奧巴馬政府對拉美的政策正逐步明朗,即美國將注重傾聽拉美國家的意見和聲音,逐步改善與拉美國家尤其是與激進左翼國家的關係,努力開啟美拉關係新時代。這不僅有助於實現美國的全球戰略目標,也有利於美國更好地實現其在拉美地區的利益。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拉美國家對美國資金、技術的需求加大,迫切希望美國有更積極的措施出臺,而籌建西半球小額信貸基金、提供資金以加強加勒比地區的治安合作、幫助美洲開發銀行提高借貸和調整資本結構等舉措,將緩解拉美國家自身財力不足的問題,奧巴馬政府新型的美拉關係是時勢所需。
美國與古巴和委內瑞拉的關係出現“潛在的積極跡象”,得到了拉美國家的正面回應。阿根廷總統克裏斯蒂娜在第五屆美洲國家峰會開幕式上的發言或許代表了拉美國家對奧巴馬的期待:“峰會應成為重建地區秩序的起點,美洲國家應建立‘合作關係’,而非‘從屬關係’;應推動相互融合,而非相互干涉。”
奧巴馬的拉美“破冰之旅”成果豐碩,但變革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奧巴馬並不會立即著手處理美拉關係的實質問題,因為擺脫美國內的金融危機、重建阿富汗、解決巴以衝突、從伊拉克撤軍、伊核和朝核等問題將是奧巴馬首先要應對的緊迫任務。西班牙的拉美問題專家卡洛斯 馬拉姆德認為,奧巴馬在拉美政策上仍將推行實用主義政策。對話與改變為美拉關係轉暖提供了可能,但美拉關係的矛盾和問題卻依然存在。在美拉關係中,美古關係、美國與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等國關係、深化經貿合作、打擊販毒和犯罪等都有待妥善解決。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拉美國家一體化進程,適應拉美地區形勢的變化,調整獨家主導拉美事務的傳統思維,將對奧巴馬政府提出新的考驗。
在歐洲
強調美歐必須加強合作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研究員張健:歐洲一直對奧巴馬充滿期待。今年4月份,奧巴馬出訪歐洲,爭取到了歐洲盟國對美國的“阿富汗新戰略”的支持,並且與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就進一步削減核武器問題達成共識。奧巴馬將此次歐洲之旅稱為“傾聽之旅,學習之旅”,承諾“重振美歐關係”。
奧巴馬上任不久,就送給歐洲人兩件禮物,一是宣佈年內關閉關塔那摩監獄,實現了“歐洲人多年來的夙願”。英國《金融時報》稱,“目前,還沒有哪個行動比關閉關塔那摩監獄對於大西洋兩岸關係的新開端具有更強烈的象徵意義”。二是將反恐重點從伊拉克轉移到阿富汗,並制定更為完備的對阿戰略,這與歐洲對阿及自身周邊安全的關切是一致的,也是歐洲樂見的。
在歐洲人極為在意的單邊主義,以及對歐洲不夠平等和尊重等問題上,奧巴馬政府展現出新作風。美國副總統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宣稱,“我們將接觸,我們將傾聽,我們將磋商”,並表示支持進一步加強歐洲防務,增強歐盟在維護和平與安全方面的作用。
在氣候問題上,奧巴馬已決定簽署減排目標,2020年將美國的排放量減至1990年的水平,到2050年將排放量再減少80%。歐洲人自然對此積極回應。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説,“當我看到當選總統奧巴馬最初的評論時,我真的很興奮。”
此外,對於奧巴馬政府緩和與俄關係、表示願意與俄羅斯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和進一步削減核武器等問題上進行磋商,以及和伊朗直接對話等做法,歐洲人也都有“松了一口氣”的感覺。歐洲媒體普遍認為,雖然莫斯科、華盛頓和德黑蘭現在還只處於説好話階段,但這本身就是一大進步,而且就是這一步(歐洲)也已經等了好久。
當然,歐洲在期待和樂觀之餘,對奧巴馬政府的外交走向也充滿焦慮和不安。英國《經濟學家》注意到,奧巴馬在就職演説中一次也沒有提到歐盟。“奧巴馬可能位於歐洲思考的中心,但反之並不是如此”。“歐洲許多人悲傷地預期,奧巴馬政府將更集中地關注亞洲”。另外,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加深也可能導致歐美關繫緊張,特別是在貿易方面,歐洲對美民主黨政府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尤為擔心。
歐洲媒體分析,美國現在對歐洲的政策是“多予多取”,即給歐洲的承諾多,向歐洲提的要求也多。美副總統拜登在一次接受訪談時表示,“我們會做得更多,我們期待的回報也將更多”。但在美國想要得到歐洲幫助的一些問題方面,如接收關塔那摩監獄囚犯、阿富汗、伊朗核問題等,歐洲能給的幫助有限。“歐洲人最不想做的事就是讓奧巴馬不高興,但滿足他的要求又實在太難”。因此,英《金融時報》認為,“歐洲仍將一如既往地發現,美國可能成為令人不快的盟友”。
歐美現在還處於蜜月期,但隨著彼此期望的逐步落空,失望和不滿肯定也會逐漸增多。
國際回聲
眼下美國重新評估世界,並對世界大國的利益進行了不同的界定。奧巴馬外交政策正顯示出其輪廓,它懂得將強硬與緩和關係相結合。奧巴馬和希拉裏 克林頓寄希望於一種自稱為“軟實力”的外交理念。世界並非只是由善和惡組成(這是奧巴馬的理解),而是由有著不同利益和價值觀的國家組成。明智的外交政策會試圖取得一種平衡。
德國《明鏡》週刊
華盛頓打算振興大西洋兩岸關係,以應對全球重大安全挑戰。它將根據歐洲人做出的貢獻和他們接收關塔那摩囚犯或在阿富汗所做的民事和軍事努力情況來評判歐洲人。不管怎樣,奧巴馬明確表明了美國充當“領導者”的意願。當美國政府面臨重大地區性問題時,務實主義將成美歐關係的核心。
法國《世界報》
奧巴馬政府似乎吸取了布什前政府的教訓。留任的國防部長蓋茨曾經流露説,奧巴馬比布什更具“分析性”,善於分析各種情報並聽取部下的意見。
此外,政府內部也幾乎不存在意識形態上的矛盾。奧巴馬充分意識到了地區問題之間的相互關聯,特別是以巴爭端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布什前總統不受阿拉伯國家普通民眾的歡迎,其政策很難發揮應有的效果。奧巴馬總統轉變了口氣,正在努力通過市民外交和美國的“軟實力”取得實際效果。
(曉 東)
責編:劉園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