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洪 華盛頓報道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可謂“閃了一下腰”。
今年1月,在上任前的國會聽證會上,蓋特納曾強硬表示:中國操縱了人民幣匯率,新任政府將為此積極使用各種外交手段,尋求中國改變匯率政策。一時語驚四座,各方愕然,美國國債市場也由此出現大幅波動。
蓋特納顯然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調整立場。在4月15日呈交國會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中,美國財政部明確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都未發現操縱貨幣匯率。人民幣匯率紛爭可算告一段落。
蓋特納轉了一個大彎,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他認識到在當前這個敏感時刻,挑起人民幣匯率問題是不明智的。在向國會遞交上述報告的同時,蓋特納在一份聲明中,就著重談了中國在人民幣問題上採取的一系列積極舉措。
按照他的説法,之所以認定中國沒有操縱人民幣匯率,有四個原因:
第一,中國正採取措施增強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
第二,在去年6月至今年2月底間,人民幣實際升值了16.6%。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惡化,大多數新興經濟體貨幣急劇貶值,而人民幣對美元還有所升值。
第三, 官方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國外匯儲備增速正在放緩。
第四,中國採取了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其規模在二十國集團中僅次於美國,這將有助於促進中國內需增長並平衡中國經濟。
蓋特納説,所有這些措施將是中國一系列平衡經濟舉措的開始,中國經濟增長由此將會轉變為更多由內需,尤其私人消費所驅動。當然,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蓋特納也強調,美國仍然認為人民幣存在低估。
蓋特納在上臺前就真不明了中國的這些努力嗎?可能。畢竟,此前身為聯儲行紐約分行行長,蓋特納專注于應對紐約的金融風暴中,在人民幣問題上可能確實知之不深,或者也未能了解其敏感性,一時口快,就引發成了國際事件。
當然,更可能的,則是他“政治手腕”的反應。一些圈內人士就認為,蓋特納在聽證會上指責人民幣,目的不外乎是轉嫁焦點。他當時因為漏稅問題正焦頭爛額,遭到許多議員的批評,在一些涉外問題上展現強硬立場,自然也就更能得到議員的首肯,也有助於他先登上財長寶座。
但在重大經濟問題上,政治手腕只能有效一時。蓋特納上次“石破天驚”的講話發表後,美國經濟學界和輿論界都感到極大詫異。美聯社就引述一些專家的話説:在世界經濟處於衰退時期,與中國挑起貿易戰是“危險的”行為。美國國會眾議院美中工作小組共同主席、民主黨眾議員拉爾森(Rick Larsen)也坦言,美中都遭受金融危機的衝擊,兩國利益休戚相關,“尋找替罪羊”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應對當前金融危機,需要中美兩國加強合作,在人民幣匯率上大做文章只會模糊當前的重點,弱化雙方的合作,加劇危機的程度。最終,蓋特納改弦更張採取了現實的態度,這是值得歡迎的。但美國其實還可以更現實一點,取消這個所謂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這種主要針對中國等少數經濟體的報告,除了指手畫腳展現美國的傲慢並製造麻煩外,沒有任何積極效果。事實上,自1994年以來,美國沒有認定任何一個主要經濟體操縱匯率。這樣的報告,一年要有兩次,也真是浪費美國政府的資源。
責編:劉園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