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國際時訊):在巴以問題上,美國的立場向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然而,去年年底加沙地區重燃戰火,正值美國總統換屆,在外界看來,美國新總統奧巴馬的“中東政策”似乎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就在加沙停火協議談判之前,奧巴馬的中東特使喬治 米切爾對中東地區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訪問。分析人士指出,這為外界觀察奧巴馬“新中東政策”提供了一個重要視角。
此次中東之行,米切爾先後到訪埃及、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區、約旦和沙特阿拉伯,與有關各方領導人就巴以爭端及中東和平進程等地區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中東“探路”行 欲塑新形象
輿論分析認為,米切爾為巴以問題進行穿梭外交,是奧巴馬政府為制定新中東政策、力圖在中東地區尤其是阿拉伯世界重塑美國形象而精心安排的“探路”之旅。從策略上看,米切爾此次訪問還試圖體現出與以往美國政府的區別。奧巴馬説,他派遣米切爾造訪中東,旨在“聆聽”中東地區各方意見,而不是“發號施令”。可以説,樹立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新形象,是米切爾此次中東之行的主旨。
無緣哈馬斯 效果難預料
奧巴馬曾宣稱米切爾此行將與“所有重要方”會面,但事實上,米切爾並沒有與加沙衝突的重要一方哈馬斯接觸。有分析人士認為,哈馬斯若得不到美國承認,美國制定的巴以政策也很難獲得哈馬斯認同。如何對待哈馬斯,將是奧巴馬政府“新中東政策”無法回避的問題。
立場受牽制 “新政”待觀望
奧巴馬上臺後,頻頻在講話中表現誠意,以期改善美國在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形象,修復美國同伊斯蘭世界的關係。
對此,輿論分析認為,儘管奧巴馬屢次對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示好”,卻難以消除美國在中東地區長期偏袒以色列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美國外交政策從根本上取決於其國家利益,美國在中東政策及巴以問題上的立場受多方制約,奧巴馬要想大刀闊斧地實施“新政”並非易事。
無論如何,米切爾的“探路”之旅已經拉開了奧巴馬“新中東政策”的帷幕。
責編: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