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國際時訊):今年9月,當比利時政府決定出資購買富通集團在比利時分支機構49%股份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萊特姆內閣會因為“富通門風波”而辭職。萊特姆及其內閣究竟做錯了什麼?“富通門”風波又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金融機構富通集團受金融危機影響陷入破産困境後,比利時政府決定以換股的形式將富通集團在比利時的銀行業務轉讓給法國巴黎銀行。但是政府的這一決定沒有徵得股東大會同意,富通集團2100多名小股東因此聯名提起訴訟,要求判定這個決定為非法。
布魯塞爾上訴法院受理案件後,在12月12日作出裁決,判定政府“未履行股東大會程序”為非法。
有些諷刺的是,幾天后的19號,富通集團按照程序召開了股東大會,股東們最終還是決定將富通在比利時的銀行業務轉讓給法國巴黎銀行,也就是説,繞了一大圈,股東大會的決定和政府當初的選擇完全一樣。
從結果上看,萊特姆首相似乎沒有做錯什麼,可是他的程序非法,也就是説他沒有按照程序徵得股東大會的同意,這是他犯的第一個錯誤。
萊特姆首相犯下的第二個錯誤是涉嫌干預司法。比利時最高法院法官吉蘭 林德斯表示,初步調查發現,有明顯跡象顯示,萊特姆辦公室試圖影響上訴法院的判決結果。
萊特姆否認自己企圖干預司法,但承認屬下官員曾和上訴法院法官的丈夫接觸過。
責編:劉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