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華盛頓11月14日電(記者胡芳)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將於15日在華盛頓舉行。除了尋求解決目前這場金融危機的有效途徑之外,此次峰會還將探討如何改革世界金融體系的問題,世界金融體系改革進程將正式啟動。
當前,必須對現行世界金融體系進行改革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因為,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暴露出世界金融體系、特別是發達經濟體金融體系的種種弊端,凸顯了改革的必要性。如果不進行改革,就不能避免類似危機再次發生。
對於此次峰會的意義,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教授高柏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無論是看待金融危機,還是看待即將舉行的這次峰會,最關鍵的是要認識到:歷史正在被塑造,一個國際金融秩序被重新設計和構架的進程已經啟動。
不過,在如何改革的問題上,各方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看法。是將現有的體系推倒重來,還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如果是對現有的體系加以改進,那麼,選擇哪些領域,又該如何改進?是作大的修正還是只進行小的修補?
目前看來,歐盟主張實施更嚴厲的監管,主張擴大國際金融機構的作用,授權它們監控從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到國際間銀行業務的一切事務。但美國政府對這一主張不那麼熱心。極力推動此次峰會的法國總統薩科齊要求此次峰會必須取得一些具體的和直接的成果。美國總統布什則表示,此次峰會只是為解決危機和改革金融體系召開的一系列峰會的開始,其重點應該放在達成一些原則性的協議上。
布什13日還表示,全球金融危機不是自由市場的失敗,“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更多的管理,而應該是更巧妙的管理”。他主張採取“適度的”金融改革措施,反對躲避自由市場制度或者限制貿易。
新興經濟體也有自己的主張,認為世界金融體系改革勢在必行。在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9日舉行的會議上,巴西財長曼特加就對目前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提出批評,稱今年2月舉行的西方七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應對金融市場動蕩”。多數與會代表認為,此次危機是風險管理缺失以及發達國家金融監管體制存在漏洞所導致的結果,他們要求對世界金融體系的核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進行全面改革。
可以預見,改革世界金融體系將會是一個各方力量激烈博弈的過程。高柏認為,金融危機未來的演變及其對實體經濟影響的加深將對改革進程産生影響,因為這些進展有可能改變各方的談判資本。
這場金融危機使新興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作用變得更加明顯,此次峰會邀請主要發展中國家參加,也説明新興經濟體發揮的作用正在越來越多地得到承認。世界經濟的增長離不開新興經濟體的貢獻,因此,未來世界金融體系也應該充分反映新興經濟體的權益。
代表全球390多個金融機構的國際金融協會在本月10日給布什以及參加此次國際金融峰會的其他領導人的一封信中指出,應該認識到全球經濟力量結構已發生重大轉變,這種轉變要求所有主要的國際機構都充分反映新興經濟體的呼聲,其中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美國《紐約時報》本月初發表的一篇文章認為,任何長期解決方案的商討都應該傾聽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國家的聲音。
美國著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弗雷德 伯格斯滕12日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文章説,最積極的應對危機的做法應該是,與會領導人都保證實施財政刺激計劃,規模至少要達到各自國民經濟總量的1%至2%。他説,中國已經有了令人欽佩的行動,現在就看其他國家的了,特別是要看美國和歐洲如何行動。他認為,二十國集團成員廣泛地刺激內需將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至關重要的支持。
考慮到美國正處於新舊總統交接前夕,輿論對此次峰會可能取得的實質性成果持比較謹慎的態度。新當選總統奧巴馬已經表示自己在布什總統尚未卸任的時候參與峰會不適當,因而不會出席此次會議。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學者莫裏斯 戈爾德施泰因説,新當選的總統不出席會議,而即將離任的總統又不能替他的繼任者做任何承諾,所以,不應該對此次會議抱太大的希望。
責編:肖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