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印度加入亞洲太空競賽行列 首部月球探測器將升空

 

CCTV.com  2008年10月21日 21:3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消息:印度即將加入亞洲太空競賽行列,緊隨中國和日本的腳步,計劃在10月22日發射第一部無人月球探測器——“月船一號”,試圖以此展現它的科研實力,並分享全球太空商業的大蛋糕。

  緊追中國腳步

  “月船一號”是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建造的立方體月球探測器,將於22日從印度南方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飛行16個小時後進入月球軌道。印度太空研究組織主管帕斯卡納拉楊説:“我們正準備第一次探月,中國已經先我們一步,但是今天我們正在努力追趕他們,填補我們之間的差距。”

  中國宇航員上個月完成了第一次太空行走,他們成為整個國家的民族英雄,印度不想被落得太遠。政治分析家阿摩爾雅甘戈裏説:“印度想讓世界看到,作為一個國家它正在不斷進步,也有能力參與太空競爭。我們不甘心落在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國家後面。”

  印度太空研究機構的前主任梅農説,“月船一號”的任務反映了印度自家探月方案取得的“顯著成功”。他説:“在這之後,印度要進行的下一步就是,展開載人的月球探險任務,這項任務目前也已經進入試驗性階段。”

  印度是和中國一樣正在經歷經濟迅速擴張的國家,但它明顯受到政治和軍事發展的鼓勵,就像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和當時的蘇聯在冷戰時期的作為一樣,其太空計劃看起來似乎更多地受到民族自尊心的驅動,而不是因為有純正的科學基礎。

  肩負三大任務

  但是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堅持稱,印度發射首枚月球探測器不僅是為國家贏得榮譽,同樣為了科學研究。

  據悉,印度此次探月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尋找氦-3,這是一種地球上極為稀少的氦同位素,能在核聚變反應中釋放巨大能量,而且幾乎不産生放射性污染,被認為是21世紀人類社會的完美原料。據推測,10噸氦-3經過核聚變産生的能量,足夠維持全世界1年的消耗。而這種氦同位素在月球上非常豐富,唯一存在的問題就是很難提取。

  印度月球無人探測器的另外一個任務是完成對月球表面的全面測量,以及尋找貴金屬和水源。納拉楊説:“我們正打算繪製月球表面的三維地圖,包括繪製出月球表面的化學物質和礦物圖。”

  這個探測器將在月球軌道上盤旋2年左右,其間一個小型月球碰撞探測器將被分離出去,著陸在月球上。月球撞擊探測器由印度自行研製,它就像帽子一樣裝在“月船1號”的頂部。通過擊起一些塵埃,讓探測器上的科學儀器有機會分析月球塵埃的粒子成分。

  要分享太空蛋糕

  在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上,中國、美國、俄羅斯以及歐洲航天局已建立穩固的地位。但如今看來,印度似乎也想加入進來,分享太空商業這塊大蛋糕。早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印度就發射了10枚人造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稱,它們正在計劃發射更多的人造衛星,並在四年時間內完成進入太空和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任務。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正在與很多國家合作,包括與以色列合作在印度人造衛星上攜帶紫外線望遠鏡,與法國合作建設熱帶天氣衛星,與日本合作共同研發太空災難預警機制,並開發新的重型衛星發射平臺,希望到2010年發射更重的人造衛星。納拉楊表示:“當我們將這個發射臺商業化後,我們將有更多生意做。”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希望,每年僅通過發射人造衛星,就可以賺取至少7000萬美元的利潤。

  自從1998年以來,印度已經發射了10枚遙控人造衛星以及數枚廣播衛星,控制著170個雷達收發機,還為比利時、德國、韓國、日本以及法國發射輕質衛星。但在這個國家中,依然有數百萬人生活在令人絕望的貧困中,數百萬兒童依然忍受著營養不良的困擾,因此投資7900萬美元進行這次月球探測任務,受到印度多方質疑。

  受天氣情況制約

  “月船一號”的發射窗口在10月22日到26日之間,科學家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發射期間,遇到雷暴和閃電天氣。根據印度氣象局預測,22日將會有雨。印度太空研究組織助理主任普拉薩表示,如果屆時天氣良好,載運“月船一號”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會發射升空,否則只好順延,直到二十六日之前仍有機會,但如果錯過了這段時間,在十一月和十二月還有兩次機會。

  據悉,印度此次發射月球探測器將有助於該機構吸引更多的學生、科學家和工程師,因為此前政府工資根本不能吸引更多人才。印度人視月亮為神明,稱其為“月亮之神”。它們相信月球上存在一個水庫,可以影響植物和蔬菜成長。一些占星家利用一個人出生時的月球運動,能夠推測出它對人一生産生的影響。

  一名居住在Byalalu地區的74歲村民説:“我祈禱每天都能看到月亮,我希望印度的探測能夠成功。”Byalalu地區附近建有印度深空網絡系統,該系統將不僅能夠接收來自“月船一號”的雷達信號,還將接收未來航天衛星傳輸的信號。(來源:中國網)

責編:李興存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