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際觀察:俄羅斯向西方展示強硬姿態

 

CCTV.com  2008年08月27日 17:3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莫斯科8月27日電(國際觀察)俄羅斯向西方展示強硬姿態

  新華社記者趙嘉麟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26日宣佈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並表示俄方不懼怕新的“冷戰”。這是本月8日格魯吉亞南奧塞梯爆發武裝衝突以來,俄羅斯展現的最強硬姿態。

  俄羅斯立場引起各方反應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26日宣佈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並致函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向他通報了俄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獨立的決定。梅德韋傑夫當天在接受“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採訪時説,冷戰或其他任何事情都嚇不倒俄羅斯。

  俄常駐北約代表羅戈津同日表示,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是對有關俄計劃吞併上述兩地的國際謠言的回應,並宣佈俄羅斯凍結與北約在一系列領域的合作。俄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26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説,由於對南奧塞梯使用武力,格魯吉亞破壞了所有安理會此前通過的有關決議,從而造成了一個“嶄新的現實”。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6日發表聲明,對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表示關切,認為俄羅斯此舉可能會影響高加索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美國總統布什26日發表聲明,譴責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並要求俄方“重新考慮這一不負責任的決定”。美國方面明確表示,將在聯合國安理會動用否決權,以阻止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

  法國、德國、日本、西班牙、加拿大、保加利亞、波蘭、捷克、烏克蘭、瑞典、羅馬尼亞等國也發表聲明,對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表示“遺憾”、“關切”或“譴責”。

  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26日晚向全體人民發表電視講話,呼籲民眾保持冷靜,用和平方式進行鬥爭。

  俄羅斯政策用意明顯

  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俄美在不少國際問題上立場相左,而兩國的戰略利益發生衝突是根本原因。俄羅斯在俄格關繫上的最新舉動實際上是在向西方展現強硬姿態。

  格魯吉亞位於外高加索。外高加索地處歐亞大陸交界處,地緣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此外,緊鄰外高加索的裏海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

  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自上臺以來一直奉行積極融入西方、加入北約的政策。這一政策得到美國的大力支持,但引起了俄羅斯的強烈不滿。

  在北約擴大到俄羅斯的西部邊界附近,即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加入北約後,美國又把觸角伸向了外高加索地區,力圖在這一地區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美國支持格魯吉亞加入北約,俄則加以阻撓。結果是,在今年4月布加勒斯特北約首腦會議上,北約暫不允許格魯吉亞加入“成員國行動計劃”,但承諾格魯吉亞最終將加入北約。美國近年還主導修建了從巴庫經第比利斯到土耳其傑伊汗港的輸油管道,將本應經俄羅斯輸出的裏海石油繞開俄羅斯向西歐輸出。

  美國和北約的舉動不斷觸碰俄羅斯的“紅線”。普京早在擔任俄羅斯總統後期就曾不止一次地抨擊西方的對俄政策。今年7月出臺的俄羅斯《對外政策構想》更是明確指出,俄羅斯對北約東擴計劃及其軍事設施靠近俄方邊界的做法持否定態度,因為它破壞了平等安全原則。

  本月中旬,美國與波蘭在“僵持”一年多後就美在波建立反導基地問題突然達成協定。對此,俄駐北約大使羅戈津表示,美波在俄格發生衝突之際達成協定,表明該基地就是針對俄羅斯而建。

  西方國家面臨抉擇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克裏姆林宮向西方展現強硬姿態表明,俄羅斯對美國及北約頻繁的動作正在失去耐心。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德蒙布裏亞爾曾撰文指出,俄羅斯正在重返國際舞臺,受辱的時代已經過去。隨著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增強,俄羅斯將會伺機反擊。

  與此前俄羅斯和西方矛盾衝突的情況相比,這次俄羅斯的行動十分果斷、表態異常鮮明。但此間輿論指出,莫斯科實際上是有意將改善雙方關係的“皮球”踢到西方腳下。

  梅德韋傑夫26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説,俄羅斯需要的不是“冷戰”,而是與美國等西方夥伴建立真正的建設性關係,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的是務實精神和雙方的意願。他還表示,俄羅斯不願將俄美關係複雜化,並且準備與美國人民即將選出的新領導人合作。

  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長羅戈夫此前表示,“冷戰”後美國一直在試圖鞏固其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而俄羅斯並不想讓自己的地位受到削弱,這是雙方關繫緊張的一個關鍵原因。

  分析人士認為,面對俄羅斯的立場,美國等西方國家正在面臨抉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政策取向將對雙方關係産生關鍵影響。歐盟已宣佈將於9月1日召開首腦會議,討論格魯吉亞問題以及歐俄關係;美國方面明確表示,將在聯合國安理會動用否決權,以阻止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形勢如何發展,仍需拭目以待。

責編:韓燕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