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南奧塞梯衝突實質是美俄之爭 北約東擴是導火索

 

CCTV.com  2008年08月10日 13:3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網  

  奧運會沒有阻擋住格魯吉亞軍隊對南奧塞梯軍事打擊的步伐。8月7日深夜、8日淩晨,格魯吉亞軍隊分別從空中和地面向南奧塞梯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進攻。針對格魯吉亞的挑釁行為,俄以保護南境內的俄羅斯公民為由,迅速出動戰機和坦克予以回應。俄羅斯駐北高加索地區第58集團軍增援部隊,于當日挺進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的要衝後,與格魯吉亞軍隊發生激烈交火。俄陸軍總司令助理科納申科夫當天宣佈,在俄第58集團軍的火力壓制下,格軍停止了向俄維和部隊和茨欣瓦利的射擊。俄軍表示,今後在俄維和部隊管轄範圍內任何來自格軍的射擊都將得到有力的壓制。俄格一經交戰,隨即停火,反映了南奧塞梯問題背後複雜的政治背景。

  南奧塞梯問題實質是美俄之爭

  南奧塞梯問題反映了國家主權與民族自決權的對立。眾所週知,南奧塞梯是格魯吉亞的一個自治州,與俄羅斯的北奧塞梯接壤,且與俄羅斯關係密切。南奧塞梯因要求獨立,于20世紀90年代初與格中央政府發生武裝衝突。自1992年起,俄羅斯、格魯吉亞、北奧塞梯和南奧塞梯,組成了解決南奧塞梯衝突四方混合監督委員會,由俄羅斯、格魯吉亞和南奧塞梯3方組成的混合維和部隊開始在衝突地區執行維和任務。

  由於格魯吉亞不滿俄在南奧塞梯問題立場,便改弦更張,向西方靠攏。特別是當俄羅斯日漸衰落的九十年代後期,獨聯體因“獨多聯少”而失去向心力。格魯吉亞與西方的關係越來越親密。格魯吉亞不斷向俄羅斯施壓,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投桃報李。近來又傳出美國準備吸收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組織消息。對此,今年新上任的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發出了警告,聲稱如果格魯吉亞加入北約,將導致格魯吉亞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和南奧塞梯自治州發生更多的流血衝突。俄外長謝爾蓋拉伕羅夫強調説:“如果格方自認為加入北約可以平息衝突,這只能是幻想。格魯吉亞加入北約只能帶來更多流血衝突。”

  由此可見,南奧塞梯問題背後有美俄兩個大國的影子。我們不妨將俄格交戰前的各方反映梳理一遍:

  8月7日,安理會在當晚進行的閉門磋商中討論了俄羅斯起草的一份聲明草案。草案對格魯吉亞軍隊與南奧塞梯武裝人員之間的暴力衝突升級表示嚴重關切,同時呼籲雙方立即停止流血衝突和放棄使用武力。但據聯合國外交人士透露,由於美國等國不同意使用“放棄使用武力”等措辭,安理會最終未能通過這一聲明草案。也正是討論未果的情況下,格魯吉亞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8日淩晨,由於軍事衝突升級,閉門磋商後,安理會隨即從閉門會轉入公開會議。於是一場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論戰開始了。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在會上説,俄羅斯要求舉行此次緊急會議是由於格魯吉亞對南奧塞梯採取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威脅到該地區的安全。丘爾金説,安理會必須立即呼籲雙方停止敵對行動並放棄使用武力。

  格魯吉亞常駐聯合國代表阿拉薩尼亞説,格方的軍事行動是在屢遭挑釁後採取的自衛行為,完全是為了保護平民的安全和防止造成更多的傷亡。他指責南奧塞梯武裝人員違反停火協議和採取極端暴力行為。

  美國國務卿賴斯8日發表聲明説,美國呼籲俄羅斯停止對格魯吉亞採取的軍事行動、尊重格魯吉亞的領土完整並撤離進入格魯吉亞領土的軍隊。

  烏克蘭外交部也于8日發表聲明,呼籲有關各方盡一切努力恢復地區和平。聲明還呼籲俄羅斯保持克制,“不要成為衝突的一方”。烏克蘭總統尤先科決定立即派副外長葉利謝耶夫作為總統特使前往格魯吉亞與有關方面進行斡旋。

  俄羅斯官方否認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發生了衝突。俄歐安組織代表團團長沃龍科夫8日在維也納説,這並不是一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衝突,衝突雙方是格魯吉亞和南奧塞梯。而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則表示,俄方無意在南奧塞梯問題上與格魯吉亞進行“全面戰爭”。拉伕羅夫指責格魯吉亞挑起了武裝衝突,他同時抨擊烏克蘭通過輸出武器支持格魯吉亞的挑釁。

  顯然,在南奧塞梯問題上,美國支持格魯吉亞清除南奧塞梯叛亂立場,而俄羅斯則反對態度。美俄態度立場迥異,促使矛盾激化。而究其本源,北約東擴是南奧塞梯軍事衝突的導火索。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正被美國一點點擠佔。

  這場衝突沒有贏家,只有受益者

  之所以稱衝突而不戰爭,這一方面固然是因南奧塞梯只是格魯吉亞的一個州,但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以維和名義出兵的,俄在格魯吉亞的軍事行動自始至終都是相當克制的,沒有對格發動大規模的軍事入侵,因此很難説這是一場誰對誰的戰爭。那麼這場衝突,誰是受益者,俄、格還是南奧塞梯?筆者認為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衝突。

  首先,損失最慘的自然是格魯吉亞。格在奧運前夕發動對南奧塞梯的軍事打擊導致大量平民和維和人員死傷,遭國際社會譴責不説,南奧塞梯經這麼一折騰,更難以回到格魯吉亞。

  其次是南奧塞梯,人員傷亡、首府被毀不説,恐怕南北奧塞梯聯合併獨立的希望也將變得更加渺茫。

  第三是俄羅斯。由於此前俄高層釋放的警告信息,使得俄在這一事件中有策劃者之嫌,難免遭國際社會懷疑。而且經這麼一鬧,格魯吉亞很可能會加快加盟北約的步伐。

  當然,受益者還是有的。美國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國進入外高加索理由更加充分了,南奧塞梯衝突也將促使格、烏加快進入美國主導的勢力圈。而且,這次美國摒棄了民族自決權大於國家主權的政治邏輯,國際社會很難予以駁斥。相反,俄羅斯在車臣問題和南奧塞梯問題上持雙重標準卻容易受人以柄。

  南奧塞梯問題國際化似成必然

  在格魯吉亞未動真格之前,南奧塞梯和格魯吉亞邊界被一條長15公里、寬14公里的安全走廊相隔離,而這條安全走廊基本上被俄羅斯所掌控。以至於格每每意欲加入北約之時,俄總以南奧塞梯問題相要挾。但格魯吉亞幾聲槍響之後,一切都變了。安全走廊消失了,武裝衝突也帶走了俄羅斯對格魯吉亞最後一絲幻想,俄最終不得不尋求安理會的介入。此舉,在某種程度上認可了俄羅斯此前主導的地區安全穩定局勢的流産,南奧塞梯問題國際化似成必然。美國一邊呼籲各方保持克制,一邊又暗中鼓動格魯吉亞將事情鬧的更大一點,以便後面以更冠冕堂皇的理由介入。南奧塞梯,俄外高加索最後的堡壘,就這樣輕而易舉的被美國攻破了。(文育富)

責編:汪蛟龍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