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7日,世界歷史再次被改寫,一個主權國家少了一個自治省:佔地只有1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 萬的科索沃宣佈獨立。
科索沃問題像前南聯盟和塞爾維亞腹腔裏發炎的闌尾,已經讓世界痛了20年,這一次,它乾脆把自己切了下來。1989 年,在蘇東風潮中風雨飄搖的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當局,為了守住自己歷史記憶中的“聖地”(科索沃在歷史上是塞族人的領土,並在此進行過抵抗奧斯曼侵略軍的偉大戰役,塞族人被迫遷徙後,阿族人遷入),通過修改憲法,取消了科索沃的部分自治權,從而使科索沃阿族人大為不滿,這根闌尾開始糜爛。
不論世界各大政治體對科索沃的獨立進程採取何種立場,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華人立場肯定是有分歧的。無論是擁護還是反對科索沃的獨立,都不是因為這一事件攸關自己的切身利益,而是它鏈結著華人關於台灣的聯想。
不過,在我看來,科索沃是否獨立與台灣是否脫離大陸之間沒有多少邏輯、法理或國際政治聯絡。
首先,科索沃問題是民族問題,而台灣問題則不是。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族人佔總人口的90%,而台灣和大陸的人口主體都是漢族,儘管台灣當局故意製造本地人與外省人之間的衝突。民族問題引發的獨立衝動,即使在老牌的民主國家,如加拿大和英國,都長期存在;但一個民族內部,不管有沒有大規模人口遷徙,只有政治分權問題,並不必然有政治自決問題。台灣與大陸的歷史統一是可以追溯的,科索沃與塞爾維亞的歷史聯絡則已被長達400年的民族主體的變換所中斷。另一方面,作為對極權統治的反作用力,民族獨立是整個蘇東獨立浪潮的一部分,科索沃只不過是它的余波,台灣則不受此反作用力的影響。
再次,科索沃對北約和美國有極其重大的地緣政治利益,台灣主要對日本有此利益。科索沃地處東西歐的心臟地帶,對它的爭奪是歐美海洋國家對中東歐大陸腹地的斯拉伕國家集團勢力範圍爭奪的歷史延續,歐美國家願意看到它獨立。
但科索沃是科索沃,台灣是台灣,不要讓不恰當的聯想,害了自己。(文/吳稼祥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級研究員)
責編:李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