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際關係學者:新的國際秩序正在形成

 

CCTV.com  2008年02月22日 07:32  來源:環球時報  

  1991年至2001年,世界秩序一直處於“無根狀態”。“911”事件之後,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第一次確認反恐是國際鬥爭的主要方向,國際認同體系基本成形,但新的國際秩序尚未形成。

  2004年,聯合國通過了關於反恐的1566號決議,宣告了新的世界政治理念的形成。在此基礎上,新的國際秩序正在形成。

  2004年是非常獨特的一年。除了美國在準備大選期間繼續在伊拉克與當地的反美武裝進行戰鬥,這一年,多數大國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國內政治(或者區域內政治)重組上。大國國內政治格局的重組預示著,2005年更加活躍的國際互動局面將會出現,特別是中美日俄四國外交將有好戲。從2004年的國際形勢來看,2005年世界政治將形成新的國際秩序。

  首先,世界多極化與單極化兩種趨勢交互增長,但多極化總體上勢頭更加明顯。

  布什的單邊主義外交及其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一度令美國呈現出猛烈的單極化傾向,美國在歐亞等地的其他軍事外交行動更助長了這種勢頭。美國在2004年表現出明顯的帝國衝動,其原因除了共和黨政府為大選考慮之外,一個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布什想利用“911”事件以來國內外對美國反恐事業的大力支持,以及2002年以來阿富汗戰爭等軍事外交行動中的勝利之威,企圖趁勢而上,奠定美國在世界秩序中的霸主地位。但是,由於這場戰爭在合法性上的不足,很快就引起了美國國內反對派的質疑,尤其是引起了法國、德國等盟國的不合作態度。加上中國與俄羅斯本來就反對伊拉克戰爭,因此4個大國的行動,連同其他國際愛好和平的力量,一起推動了1996年以來又一波的世界多極化浪潮。歐亞峰會的召開、普京訪華、中法接近、德法合作以及德國、日本、巴西和印度競爭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身份,均體現了多極化的良好發展。2005年,這種勢頭還將繼續。

  其次,世界局勢總體緩和,但一些潛在的安全隱患浮出水面,國際安全形勢將進入一個危機多發時期。

  出現這種局面,至少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全球化的負面作用繼續在第三世界國家出現,先是出現了經濟衰退,然後出現了文化失序,南方對北方,南方國家弱勢群體對利益既得群體的不滿加劇,如發生在蘇丹的衝突;二是美國在伊拉克的非法性軍事行動導致中東地區本來就具有的白色文明與綠色文明之間的潛在衝突更加顯現,並引起了一種強烈的示範效應,更大範圍內以其他國家為目標的恐怖主義活動也蔓延開來,發生在巴基斯坦的中國人質事件基本屬於這一種;三是美國在核不擴散問題上對伊朝等國採取的嚴厲措施,導致了強烈反彈。可以説,2004年是美國同時對付3種危機的年份,即伊拉克危機、朝核危機和伊朗核危機。這3種危機均涉及美國的戰略利益,也涉及中俄日等大國的戰略利益,並很容易把以色列與巴基斯坦的矛盾也牽扯進來,並可能附帶引起阿富汗危機、臺海危機等。因此,2004年出現了“國際危機相互依存”的局面。2005年這種局面仍將繼續,一個危機的徹底解決必須與解決其他危機相聯絡。

  最後,以反恐為核心的大國國際認同體系基本成形,新的世界秩序將在此基礎上形成。

  世界秩序是權力、制度與認同的三位一體。無論是維也納秩序、凡爾賽秩序,還是雅爾塔秩序,都離不開大國間的權力格局,離不開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也離不開支持這些制度的大國理念。蘇聯解體後,雖然從權力格局上講,美國的超級地位似乎奠定了單一體系的基礎,但是,美國缺乏一種把世界各國特別是各大國凝聚起來的國際認同體系。從1991年至2001年,世界秩序一直處於“無根狀態”。“911”事件之後,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第一次真正把反恐作為國際鬥爭的主要方向,反恐作為國家利益的首要內容寫進了多數大國的外交手冊,國際的基本矛盾由霸權主義與反霸權主義轉變成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

  但是,新的國際理念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既需要權力的支持,又需要文化的積澱,最終還要從大國認同制度化上加以體現。“911”事件之後,聯合國達成了一系列的反恐協議,初步奠定了大國認同的基礎,但都是應急而定的,且目標較小,僅反映出美國反恐鬥爭的權力運作要求,缺乏全面性與體系性。不過,自2004年以來,中俄日等各大國加緊國內立法,而且在反恐鬥爭上也經受了巨大的考驗,形成了更為廣泛的共識。聯合國1566號決議雖然由俄中等國首倡,但凝聚了全世界各大國與小國共識的國際法文件,宣告了一種新的世界政治理念的形成。在這個理念之上,2005年將可能誕生一個新的世界秩序。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秩序已經在2004年初步形成。(本文作者繫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 2005.01.03 第15版)  

  

  

責編:李秀偉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