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從軍情較量看美俄新戰略[組圖]

 

CCTV.com  2008年01月10日 08:20  來源:半月談  
[內容速覽]  就目前來説,俄羅斯的重新崛起將對美國的新帝國主義政策形成有力的制約,並大大緩解其他國家所面臨的美國軍事壓力。俄羅斯的反應十分強烈,不但表示會給予相應的軍事政治回應,還不排除可能單方面退出1987年與美國簽署的中導條約。
專題:圖片頻道

  

  美國反導系統試射攔截導彈[資料圖片]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也是大國力量的基石。2007年,世界軍事版圖發生了重大變化,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面對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咄咄逼人的戰略擠壓,世界第二軍事強國———

  俄羅斯開始奮起反擊,雙方在軍備和軍事領域都進行了實力型較量。俄羅斯的重新崛起,必將對世界格局産生重大影響,推動世界進一步向多極化發展。

  美國:加緊全球布勢

  冷戰的結束並沒有帶來世界和平,反而成為新的動亂之源。在過去的一年裏,美國仍在抓緊進行全球布勢。

  伊拉克戰爭尚未結束時,伊朗又成了美國實施制裁和意欲打擊的對象。事實上,美國侵略和佔領伊拉克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它只是美國發動的一系列戰爭中最典型的一個事例。它顯示,美國的國家戰略、對外政策和軍事思想正在更多地表現出一種新的軍事帝國主義的特徵,這種特徵就是以強權手段對付和打壓他國,具體表現為煽動內亂、顛覆政府、實施分裂、動用武力、掠奪資源、非法佔領。

  “帝國主義”一詞從美國媒體上已經消失了很長時間,但現在卻不斷地出現在美國官方的許多場合併被公開地加以討論。這一次,提出這一話題的不是美國的馬克思主義者,而是美國政府官員和某些知識分子。在這些人看來,推行帝國主義並不是壞事而是好事,他們宣稱這個世界總得有人來治理,美國為什麼不一試身手呢?他們希望仿傚昔日的大英帝國甚至羅馬帝國,按照自己的意志重新安排世界。

  為了服務於這種新的軍事觀念,美國政府在軍備和軍事上幾乎是緊鑼密鼓加以配合,並通過誇大威脅來為自己的對外政策“軍事化”尋找依據。因此,美國時刻沒有放棄對導彈防禦系統的研製和部署,並試圖把導彈防禦系統裝在俄羅斯的家門口。與此同時,美國加緊建造火力更猛、技術性能更為先進的下一代航母,加緊組建天基部隊,加緊組建美軍非洲司令部,宣佈成立臨時網絡戰司令部,不斷用航母艦隊在東亞和海灣地區炫耀武力……這一系列舉動都表現出強烈的軍事帝國主義特徵。

  俄羅斯:決心恢復大國戰略均衡

  由於美國堅持北約繼續東擴,加之美國計劃在捷克和波蘭部署導彈防禦系統,2007年11月3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暫停執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的聯邦法案。這一舉動具有戰略意義,表明俄羅斯決心恢復冷戰時期同美國保持的戰略均勢。

  2007年8月17日,俄羅斯戰略航空兵正式恢復中斷了15年之久的空中戰略值勤任務。俄軍這一舉動目的,就是為了在對俄羅斯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地區顯示俄羅斯的軍事存在。同年12月,俄羅斯還宣佈恢復海軍航母艦隊的遠洋巡航及遠洋訓練等任務。這一切都是俄羅斯針對美國而採取的反遏制措施,具有重大軍事戰略意義。

  在軍事裝備領域,俄羅斯堅持發展戰略進攻力量,以打破美國所追求的絕對安全,實現戰略平衡。2007年4月15日,俄羅斯新型戰略核潛艇“尤裏多爾戈魯基”號下水,這種核潛艇裝備有最新研製的分導式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射程達8000公里。同年6月,俄羅斯還宣佈要建造新的航空母艦,以彌補目前僅有一艘航母能夠進行實戰的不足。為了應對北約和美國的軍事威脅,俄羅斯部署了3枚具有公路機動能力的“白楊-M1”洲際彈道導彈,標誌著“白楊-M1”已形成初始作戰能力。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還成功試射了可以穿透任何導彈防禦系統的RS-24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及具有高精度殺傷性能的“伊斯坎德爾-M”短程戰術導彈。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