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國際方面,關注申根區擴大的消息。1985年,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5國在盧森堡小鎮申根簽署《申根協定》,旨在消除內部邊界控制,允許公民到協定覆蓋的國家免護照、免通關自由旅行。如今,這個自由通行的範圍已經擴大到了24個國家。
當地時間21號上午9點,也就是北京時間21號下午4點,申根區擴大儀式在德國、捷克、波蘭三國交界的德國小鎮齊陶附近舉行。三年前加入歐盟的捷克、波蘭等9個新成員國從當天零時起正式加入《申根協定》。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歐洲議會議長珀特林、歐盟輪值主席國葡萄牙總理蘇格拉底以及德國總理默克爾、波蘭總理圖斯克、捷克總理托波拉內克等出席了當天的儀式。
葡萄牙總理 蘇格拉底:我站在這裡懷着雙重的自豪感,因為葡萄牙既是歐盟輪值主席國,同時葡萄牙也為歐洲更加自由開放做出了貢獻,歐洲萬歲!
波蘭總理 圖斯克:這是開創新時代的一天,一個波蘭人、捷克人、德國人、葡萄牙人以及所有歐洲人的新時代,這一天非同尋常。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還舉着一個老舊的邊境道口標識,説“這將成為一件考古紀念品”。
按照歐盟安排,當天晚些時候和22號,申根區擴大儀式還將先後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奧地利、匈牙利與斯洛伐克三國交界處以及斯洛文尼亞與意大利邊境等地舉行。
回憶起當年簽署《申根協定》的情景,申根市長羅傑 韋伯説:當時誰也想不到這項協定有如此深遠的影響。 如今《申根協定》已變成了惠及各國的現實。
這個地處盧森堡、德國和法國三國交界處的小鎮申根就是《申根協定》的誕生地。1985年6月14號,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五個國家的代表來到申根,在小鎮旁摩澤爾河上的“瑪麗 阿斯特麗德公主號”客輪上簽署了《申根協定》。
根據《申根協定》,協定簽署國應相互開放邊境,不再對公民進行邊境檢查;外國人一旦獲准進入某個“申根國家”,便可以在其他申根國家的領土上自由通行。
《申根協定》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從歐盟的任意一個國家前往另一個國家,不用出示護照,不用排隊(等候通關),不用受邊界的限制。
21號,《申根協定》正式在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九國生效,這就意味着從波羅的海到亞得裏亞海,申根區的總面積達到36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4億,人們能從葡萄牙到愛沙尼亞,在4千公里的土地上不再需要在邊境上出示護照。
從申根小鎮誕生的《申根協定》,帶給歐洲人生活的影響早已遠遠超出了22年前人們的預期。
責編:趙德禮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