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世界週刊-點睛]再見默克爾

 

CCTV.com  2007年08月27日 18:17  來源:  
進入[世界週刊]>>

    CCTV.com消息(世界週刊8月26日播出):點擊看視頻<<<

低調務實的默克爾

均衡外交

“中國式的隱喻”

    8月26號,也就是今天,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二次訪華。日本《東京新聞》認為,去年5月默克爾的首次訪問如果算是“投石問路”,這次訪問將迎來中德關係的新篇章。《聯合早報》説,與去年的生疏感相比,如今的默克爾顯得成熟和自信許多。為什麼呢?德國《圖片報》的最新民調顯示,在執政將近兩年之後,這位女總理在國內的支持率高達76%,超過了德國戰後任何一位男性總理。德國《明鏡》週刊這樣評價默克爾:她低調不張揚,沒有任何醜聞,最近一次被小報記者拍到還是在普通超市裏排隊購物。

    這兩年全球經濟增長,拉動了德國出口。前總理施羅德不得人心的福利改革現在也初見成效,刺激了經濟復蘇。而這些功勞統統算在了默克爾頭上。另外,在今年的八國峰會上,德國主導的控制全球變暖議題得到了與會領導人的積極響應,也讓默克爾得了分。《明鏡》週刊認為,隨著德國相繼完成歐盟輪值主席國和八國集團輪值主席國的職務,默克爾的下一半任期將更加關注國內問題,以便為09年大選做準備。作為世界第一齣口大國,德國的經濟增長有賴於出口。而中國是德國在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所以《金融時報》注意到,默克爾此次率領的訪華代表團中商界人士佔了很大比例。以經濟為支柱,兩國政治關係有了不錯的進展。從2004年中德宣佈建立“具有全球責任的夥伴關係”以來,兩國領導人已6次互訪。

    不過,局部摩擦也還存在。在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和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默克爾沒有鬆口。從反對黨領袖一路走來,默克爾與前任的政策有所區別。而且出身牧師家庭、長期生活在東德的默克爾,外交風格上也更注重對美關係和人權理念。不過,《泰晤士報》認為,一年多後再次訪華可以看作默克爾對中德戰略夥伴關係的一次確認。德國《商報》説,均衡處理大國關係是外交的關鍵,美、歐、俄羅斯和中國在德國的外交棋盤上都處於重要地位。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則提到了“中國式的隱喻”。去年默克爾訪華期間,溫家寶總理曾向她展示太極柔力球的玩法。這種運動講求以柔克剛,蘊含著中國式的智慧。《經濟學家》認為,這似乎在告訴默克爾,中德關係可能還會有摩擦,但是這些摩擦處理起來更需要智慧和藝術。不知道物理學家出身、習慣了邏輯思維的默克爾,是不是參透了這種遊戲裏面的深意?

責編:楊磊莎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