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世界週刊]>>
CCTV.com消息(世界週刊7月8日播): <<<點擊看視頻
一句話引起軒然大波
曾經的一句話也讓盟國美國十分震驚
日本第一位女性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
本週日本又經歷了一輪原子彈爆炸的衝擊波,原子彈在日本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迄今為止,只有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遭受過原子彈的襲擊,所以對於“原子彈爆炸”就像是日本人一根敏感的神經,不能輕易碰觸。可是就在這周,有一個人講了一句好像是很不經意的話,偏偏就碰了這根神經。
詳細內容:
對日本人來説,二戰結束前投在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始終是無法癒合的傷口,也是一根輕易不能觸及的敏感神經。
不過就在本週,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話,恰恰觸動了這根神經。
説這句話的人身份特殊:既是日本防衛廳長官,又是長崎選區的議員。
於是,日本政壇就像被“原子彈”引爆了一樣,掀起了巨大的衝擊波。
而在漩渦當中,有3個人或沉或浮、或沮喪或擔憂,演出了一幕“三人行”。
“長崎遭原子彈襲擊後,的確經歷了慘痛災難,但戰爭因此宣告結束。這樣想來,(投原子彈)或許也是無奈之舉。”
——日本防衛廳長官 久間章生
6月30號,當久間章生在麗澤大學的演講中説完這句話後,發現自己處在了風暴的中心。。。
1945年8月6號,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當即造成7萬多人死亡;
3天后第二枚原子彈在長崎投下,造成3.5萬人死亡。迄今共有大約36萬人因此相繼死去。
7月2號,民主黨等四個在野黨緊急集會,一致要求罷免久間章生。
長崎約百名市民在和平公園冒雨舉行靜坐示威,抗議久間的言論。
久間有些招架不住了。
久間章生,67歲,自民黨內元老級人物,因在總裁選舉中助選有功被安倍任命為防衛廳長官。
今年1月防衛廳升省,久間成為日本首任防衛相。
在這個以強硬著稱的位置上,久間雖然與鷹派保持合作,卻顯得有些“異類”:
他反對伊拉克戰爭,堅持日本不擁有核武器,在朝核問題上立場也相對溫和。
他説話直率,但因此得罪人、乃至鬧出外交糾紛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
“布什總統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戰爭是一種錯誤!”
今年1月24號,久間章生在日本記者俱樂部的一番話讓其盟國美國感到十分震驚。
3天后久間又在駐日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上請美國“不要説驕傲自大的話”。
對於久間章生的口無遮攔,美方惱怒之極,2月份副總統切尼訪日期間拒絕與久間會晤。
頗有戲劇色彩的是,幾次批評美國的久間會為這樣一次似乎為美國辯護的“失言”成為眾矢之的。
而原子彈受害者們的強烈反應也出乎久間的預料。
7月3號,長崎市長田上富久和市議員們親赴東京向久間提出抗議。
在日本,地方官進京向內閣大臣表示抗議極為罕見。
送走長崎市長之後,久間章生向首相安倍晉三引咎辭職。
在日本人最禁忌的“原爆”問題上失言就這樣讓久間章生丟掉了第一任防衛大臣的烏紗帽。
更令人關注的是,繼任這一職位的是位女性:日本首相助理小池百合子。
對此,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小池又要為久間的“失言”去“滅火”了。
2007年2月15號,小池百合子匆匆訪美。
此行對外宣稱的任務是遊説美國國會不要通過“慰安婦”議案。不過消息靈通人士説,“美女政治家”小池此訪另有要事,那就是要澆滅因久間在伊戰問題上失言而點燃的“白宮怒火”。
這對精明強幹的小池來説也是個難題。
當時白宮和國務院官員都以種種理由拒絕和她會面。
4個多月後,7月4號早晨,又一個難題擺在了小池面前。
"作為首位女防衛相,不知該穿什麼好。"
——小池百合子
當天下午她首先以一身白色職業裙裝出現在首相官邸,隨後身著藏藍色禮服出席了在皇宮舉行的任命儀式,最後又以一身黑色西服抵達防衛省走馬上任。可見這位素來時尚的女大臣在服裝上很下了一番功夫。
對即將迎來55歲生日的小池來説,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防衛大臣開創了先例,是份不錯的“禮物”。
《金融時報》説,安倍挑選小池出任防衛大臣,是因為她“知道怎麼説話,不會失態。”
小池百合子,一位石油商人的女兒,從小就對政治感興趣。上高中時,她對身邊的同學説:“日本是沒有資源的,今後石油將是主要能源,所以我們必須學習阿拉伯語。”幾年後,她留學埃及,在開羅大學主攻阿拉伯語。
憑藉著語言優勢和在中東的經歷,她為日本電視臺成功採訪了卡扎菲、阿拉法特等重量級人物,一時成為日本著名的美女主播。
1993年,積累了豐富人脈的小池百合子當選眾議員。她在政壇上一帆風順,尤其得到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賞識。
作為小泉內閣的環境大臣,她推出的夏天穿便服上班少開空調的計劃在資源稀缺的日本收到良好反響。小池被譽為“節能先鋒”。
作為日本右翼勢力的一員,小池不止一次在8月15號參拜靖國神社。對安倍有關修憲的主張,她持贊成態度。
2006年安倍上臺後,小池成為首位負責國家安全的首相助理,權力大於一般閣員,被媒體稱為“日本版的賴斯”。
如今,變身為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真正的難題還是和4個月前遇到的一樣:如何在美日關係和國民感情中走鋼絲。
“至今仍有很多原子彈受害者忍受著後遺症的折磨,對日投下原子彈從人道上講顯然是不能容忍的。但我們也要在日美安保條約下繼續維持日美關係。”
——小池百合子
從“大嘴”久間到“美女”小池,這出“走馬換將”活劇的導演自然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表面看,幕後的安倍似乎置身事外。而實際上,在這場原子彈風波中,安倍首相和他的內閣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到了最危險的“風暴眼”裏。
《每日新聞》認為,安倍此次快速換將是為了平息事態,將此事對7月29號參院選舉的影響降到最小限度。
但《讀賣新聞》指出,安倍內閣,成立才9個多月,就經歷了辭職、自殺、“生育機器”、養老金記錄丟失等諸多風波,參院選舉對安倍來説定是一場生死考驗。
更麻煩的是,久間給他捅下的摟子還牽扯到美國。
今年是美國在日駐軍50週年,然而後小泉時代的日美同盟關係開始出現了微妙變化。
“日本不能原諒美國投放原子彈的態度沒有改變。”
4號晚,安倍晉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説得十分堅決。
而前一天,美國負責核不擴散事務的特使約瑟夫也説得明白:
“幾乎所有歷史學家都同意,美國的原子彈結束了或許還將導致數百萬日本人喪生的戰爭。”
原子彈問題上的交鋒透露出些許玄機。
與前首相小泉一味追隨美國不同,安倍主張自主外交,希望在“依靠美國”的同時,增強日本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
這種外交在《紐約時報》看來就是重建二戰後體制,尋求自立。
美國顯然察覺到了這種變化。
上個星期在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表決中,要求日本政府為“慰安婦”問題道歉的議案以39票贊成2票反對的絕對多數獲得通過。
7月4號,當記者問安倍是否想邀請布什總統訪問廣島時,安倍含含糊糊地説:
“目前重要的是理解原子彈受害者的心情,同時加強日美同盟,確保日本的安全。”
日本《選擇》月刊做了這樣的解讀,“安倍政權正在‘遠離美國’和‘諂媚美國’的夾縫中搖擺”。
既想借助日美同盟,又試圖突破戰後體制,眼下的安倍政權就走在這麼一條鋼絲上,稍有不慎就可能進退失據。
而在國內,本月底的參院選舉猶如一場生死攸關的大考。
久間走了,小池來了,這次閣員更迭能夠解開安倍在內政外交上的難題嗎?
來看看5號的一個民調結果,也許您會有自己的判斷。5號,日本政府發佈了就安倍提倡的“建設美麗國家”所作的民調結果,回答日本現狀“美麗”的人只有10.6%,20到39歲人群中超過半數回答“不美”和“算不上美麗”。日本政府説,“將認真對待年輕一代認為日本不美這一現實,研究今後的政策”。
責編:魏宇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