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30日 04:58 來源:
專題:中俄“國家年”
中新網3月30日電 美國《僑報》29日刊發社論説,中俄關係的“戰略協作”,決定著亞歐地區的穩定度,是中俄之間真正的相互需要。
原文摘錄如下: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結束對俄羅斯的國事訪問後,於今天(29日)回到北京。
與此同時,俄羅斯正在舉辦的“中國年”活動仍在熱烈持續,“中國年”標誌——兩隻手拉手的可愛的熊貓和北極熊圖案大有意味:設計者沒有採用中國另一圖騰“龍”,而是採用了熊貓,透露出中俄兩國在形象上的可接近性。
這並非沒有根據的猜測,而是在兩國共同政治文件中可以找到依據。胡錦濤和普京兩天前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宣稱將繼續“提高中俄戰略協作關係水平”,其中第二部分第一條即寫到:“中俄對國際政治的重大原則問題立場一致,在主要地區和國際問題上的立場相同或相近,這使兩國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國際合作,應對新的挑戰和威脅”。
擁有近乎一倍于中國土地面積的俄羅斯卻只擁有十分之一的中國人口,使兩個國家的國情基礎有巨大差異。人們甚至還曾對這橫貫歐亞大陸的北方大國究竟屬於歐洲國家還是亞洲國家迷茫過。但無論怎樣,最近90年的兩國歷史和命運,因為十月革命而緊密相連(或者分分合合),造就了當下中俄關係的基本結構:
一個是經濟基礎和資源環境上,兩國都有互補的需要。率先發動經濟改革的中國,近年來似乎成了採用“休克療法”的俄羅斯在發展經濟上的榜樣;
一個是意識形態和文化傳統上,兩國都有接近的思維。漫長的歷史傳統因為近一個世紀的意識形態的相互依靠而形成了相互理解甚至交融的基礎;
一個是地緣政治和外交利益上,兩國都有趨同的政策。無論是對於歐亞安全局勢還是對全球戰略,中俄都需要相互依存,特別是對中亞地區安全利益一致;
一個是國民交流和社會信賴上,兩國都有良好的基礎。從社會整體而言,人民間的交流與信任是國家關係的重要條件,這一點上中俄之間也具相當優勢……
就眼下來説,胡錦濤同普京之間密集簽署的一系列合作協議,或許暫時還看不出其深遠的影響。然而,從俄羅斯的能源和市場、從中國的投資者和産品,兩國之間越來越密集的經濟交融將在未來一個時段裏超乎尋常地得到發展,即便是在經濟和軍事戰略上仍有不同的側重點,但中俄關係進一步鞏固和密切卻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國際觀察家們完全應該高度重視這份近五千字的《中俄聯合聲明》,它分別用十三條和十七條宣示了兩國關係和兩國對國際事務的共同認知,在當代國際關係中應屬舉足輕重。
一致、相同、相近,當然並不表明沒有分歧或對立。俄羅斯總統助理謝普裏霍季科近日在《消息報》上發表的文章《我們不應當害怕中國》就很客觀。他説“俄羅斯還沒有形成對中國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共識。其原因不只是因為我們的媒體時不時地議論中國威脅。其實,這是因為我們對現代中國的日常生活情況知之甚少和歷史偏見造成的”。
換言之,理性考察當前的中俄關係,如果從“21世紀中期中國是否將會稱為世界主要強國”角度看中俄關係,從而得出俄國版本的中國威脅論,未免失之偏頗,沒有能看到中俄共贏的巨大可能性。而從中俄聯合對抗美國的角度看中俄關係,未免失之狹隘,沒有看到中俄間更為廣泛的合作基礎。
相反,正如當今世界其它大國關係一樣,中俄關係的“戰略協作”,決定著亞歐地區的穩定度,是中俄之間真正的相互需要。
責編: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