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世界週刊):
核武“禁果”
2006年12月13號,美國亞利桑那州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 天空烏雲密布,一架裝有4件核武器的C-17轟炸機突然墜毀,核災難一觸即發……
康輝:好在我們剛才看到的不是真的核災難,而是美國“警覺之盾—07”軍事演習中較“溫和”的一個假設場景。
在這場大規模的演習中,最“刺激”的假設場景是: 美國與伊朗、朝鮮等假想敵打了一場核戰爭,世界迎來蘑菇雲籠罩著的“核冬天”。
核武器,就像是伊甸園裏的一枚“禁果”,引誘著許多國家,同時也把世界拽向危險的深淵。
為阻止這一進程,本週,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談判在北京舉行。主要當事方朝鮮和美國的態度令人關注。
12月18號,六方會談重開的第一天,朝美代表就打起了“神經戰”。
朝鮮要求:結束聯合國的制裁,結束金融制裁,結束對朝敵對政策。
“解除對我們的制裁是先決條件。朝鮮已是核國家,現在的談判應該是削減核武器談判”。
儘管有報道説,美國準備在會談中做出讓步,但美國談判代表希爾在記者面前口風毫無鬆動。
“朝鮮的主張已經超過了美國忍耐的界限,美國有必要採取行動”
經過一系列密集磋商,12月22號,六方會談休會。各方表示願繼續以對話方式和平實現半島無核化。
時隔13個月,這次會談與上次相比,形勢已大不相同。朝鮮已經跨過了核試驗門檻。不過,隨之而來的並不是它所盼望的安全,而是國際制裁,安全環境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惡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樊吉社:推動一個國家去尋求核武器,第一個原因就是要解決生死存亡的安全威脅。第二個,可能把核武器當作大國地位的象徵。就朝鮮這個問題來看,他到底是想擁核,還是打牌,(就要)看會談能否解決它的關切。如果安全關切得到解決朝鮮放棄核武器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畢竟這個核武器不能當飯吃。
幾經週折後重開的六方會談,本身就凝聚了大量信息。朝鮮選擇核武器是半個世紀以來國內外各種複雜因素的産物。而會談結果也並非“或者成功,或者失敗”那樣簡單。這是一個艱難選擇的開端,世界的關注和期待增添了它沉重的責任。
康輝:聖經故事裏説,天地初開的時候,上帝對伊甸園裏的人類祖先立下規矩,不準吃樹上的禁果。 但人類祖先還是不能抵擋誘惑偷吃了禁果,結果被逐出伊甸園,從此必須面對生老病死。 核武器,從它誕生的那天起,註定也是人類安全的“禁果”。看著誘人,吃了後果很嚴重。
不過,吃了“核禁果”的朝鮮自然有他的邏輯,一方面是安全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另一方面則是有關國家在核不擴散領域的雙重標準。
同樣在18號這一天,就有一個吃了“禁果”卻沒有什麼損失的現成例子擺在那裏。
12月18號,美國總統布什簽署美印核能合作法案。
美國總統 布什:美印關係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至關重要,這項法案將幫助我們應對21世紀的能源和安全挑戰。
“布什向全世界發出了錯誤信號,有一天我們會為此後悔不已。”
美國眾院不擴散核武器工作小組主席馬基等馬上發出這樣的警告。
1974年印度進行首次核試後,美國一直終止與印度的核合作。事隔32年,法案意味著美印將恢復核貿易。有分析稱,拒不簽署《核不擴散協議》的印度從美國輸入核燃料,就可利用本土的鈾來製造更多核武器,此舉將引發南亞新的軍備競賽。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 李彬:美國簽署這樣一個法案,突破的核心一點就是過去原子能機構有一個全面安全保障的要求。如果你要和一個國家進行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那麼這個國家必須全面接受國際原子能的安全保障。按照印度有自己核武器發展計劃,他就不能夠接受國際原子能的保障,美國這樣一個做法突破這樣一個要求。很有可能今後其他一些國家也會追隨。
核擴散的“破冰船”,這是美國《華盛頓觀察》對美印核能協議的評價。與此同時,還有國家要擠進核國家行列。
12月11號,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在德國接受採訪談到伊朗時脫口而出:
以色列總理 奧爾默特:伊朗明確公開地威脅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所以)當伊朗渴望與美國、法國、以色列和俄羅斯一樣擁有核武器時,你説這能相提並論嗎?
這番話在以色列掀起了風暴,反對黨認為説漏了國家機密的奧爾默特應該下臺。 不過也有人解讀,奧爾默特並不是説漏嘴,他的話等於公開承認以色列已擁有核武器。 在印度和朝鮮之後,以色列也希望把核武器“從地窖搬上臺面”。
讓人回味的倒是美國對奧爾默特的所謂“失言”反應出奇地平淡。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樊吉社:美國的防擴散進程發生了幾方面的變化,第一個就是説為了地緣利益可以犧牲防擴散利益。第二點就是説美國開始認為核擴散似乎是無法阻止的,如果阻止不了就應該管理好,應該控制。第三點就是説美國好像是開始區分好的擴散和壞的擴散,對好的擴散是可以接受的,對壞的擴散是必須要制裁的。
康輝:全球核不擴散體制建立在有核國家進行核裁軍、無核國家一律不得擁核的平等基礎上。 但在雙重標準的消極作用下,這一體制已經被逐步侵蝕。
不難想象,當年偷吃核禁果的印度如今“修成正果”,對朝鮮以色列來説是刺激也是誘惑。不過在另一個地區大國看來,自己吃的不是禁果,而是麵包。
“諺語説‘不要用鄰居的爐灶烤麵包’,在核問題上更應如此。” ——伊朗《使命報》
“有些事情我們值得去冒險。堅持核權利一旦成功,我們獲得的比可能失去的東西要多”。 ——伊朗總統 內賈德
12月18號,以色列情報部門“摩薩德”領導人達幹在給以色列議會的報告中做出這樣的判斷: “伊朗最早將在2009年製造出自己的核武器。”
同一天,美國官員透露,新年後將向海灣增派一個航母戰鬥群,作為對伊朗的“警告”。
19號,前往伊朗西部視察的內賈德對近期的選舉失利只字不提,卻大談伊朗的核權利。
伊朗總統 內賈德:伊朗年輕人已經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完成了核燃料循環工作,西方就算能糾集100個國家來阻止伊朗也只會一無所。
目前伊朗大約有九成以上的民眾擁護“和平利用核能”。分析人士從聽眾的熱烈歡呼中得出結論,伊朗不會在核政策上輕易轉向。 而民用核能和核武器之間的矛盾關係也由此凸顯出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樊吉社:不管是朝核還是伊核反射出來的問題有比較大的矛盾,就是説很多國家根據1968年簽署的《核不擴散條約》。他是有權利發展民用核能,但是這個民用核能又有可能轉用於去搞核武器,這中間就出現了一個矛盾。
伊朗的“核權利效應”同樣也在發酵。 12月10號,在海灣合作委員會利雅得峰會上,沙特、卡塔爾等六個成員國宣佈要聯合實施核計劃,和平利用核能。
海合會秘書長 阿替亞:海合會堅持包括海灣地區在內的中東無核化要求,但重申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
這些海合會成員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佔全球石油總儲量的45%,近期他們不缺能源。對此,俄羅斯《獨立報》的第一印象就是:海灣地區展開核競賽。
國際原子能機構官員承認,伊朗以色列的咄咄逼人,讓海灣其他國家不可能沒有危機感。 這些國家希望通過開發民用核能掌握核技術,以便在需要的時候能很快製造出核武器。如果各國都像這樣人人自危,核擴散的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如何解決和平利用核能與核擴散之間的矛盾,成了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迫切課題。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 李彬:實際上,和平利用和能和不擴散並不是矛盾那麼大,這裡面主要的問題在於這是如何獲得和平利用核能所需要的核燃料。如果一個國家自行發展核燃料的生産能力,他可能離發展核武器不太遠了。如果他這個核燃料是在有安全保障的基礎上,從一些可靠的途徑所獲得。這樣的和平利用核能不一定會導致核擴散。
康輝:核的特殊性決定了生活所需的“麵包”也可能變成“禁果”。而不管通過什麼方式偷吃核禁果,對於全球安全這個伊甸園來説,都不是什麼好消息。華盛頓智庫美國進步中心副總裁瑟林奇昂尼認為,2006年是防核擴散的災難年。核不擴散體系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12月11號,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年會上一篇假設兩個擁有50枚核彈的國家發生核衝突的論文引發了震動。論文迅速在媒體上傳播,讓人似乎感受到了令人不寒而慄的“核冬天”。 就在這屆年會上,專家估計,目前有40個國家擁有製造核武器的核裂變原料,一些國家已經跨過或接近跨過核門檻。人們忽然發現,核彈在這個星球上悄然擴散,其速度並不比財富擴散的速度慢。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 李彬:過去核武器集中在少數國家手裏,這樣一個計算考量比較容易。而現在擁有核武器國家一多,而且一些核武器掌握在一些就是衝突多發地區的政府手裏,這樣可能帶來一些估算上的不確定性。
自上世紀40年代美蘇兩國先後擁有核武器之後,為避免相互毀滅,兩個超級大國開始著手建立核不擴散體系。
到90年代,核不擴散體系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各國同意無限期延長《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通過艱苦談判達成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美俄開始談判第三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世界形成了四個較大的無核區。
然而好景不長,以1998年印巴核試驗和2001年美國退出《反導條約》為標誌,核不擴散體系遭受重大挫折。 朝核試、伊朗核僵局以及美印核合作協議在今年的集中爆發,預示著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已經到了重要的關口。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樊吉社:當前的防擴散形勢應該是面臨很多比較嚴峻的挑戰,原來的一些軍控和防擴散一些機制開始面臨一些挑戰,有一些關鍵的條約要麼被放棄了。 要麼有些國家退出了,好像國際社會開始對這個防擴散開始喪失信心了,認為核擴散好像有點防不住了。
前景真的這麼悲觀嗎?六方會談中各國代表的笑顏也不能給我們一些希望嗎?其實,看清核問題的本質才有助於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案。核問題並不僅僅是核問題,它因各種國際矛盾而生,也會隨國際矛盾的解決而解決。正像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22日所説,“解決有關問題,實現東北亞的長治久安,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各方作出政治決斷,需要對前途保持信心。”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 李彬:我認為還是有辦法的,在安全層次還是應該把合作性的手段作為安全衝突的主要手段。大家通過合作來實現共贏。在制度層面,我覺得世界各國,應該是美國,還是應該&&維護已經建立起來這些不擴散制度,不要被一些權宜之計把這些制度破壞掉了。
康輝:道理其實很樸素:只要核國家堅持核裁軍、不搞核訛詐,只要無核國家不吃“核禁果”,只要在核問題上不搞雙重標準,人類頭頂的核陰影不難驅散,世界有望分享伊甸園的寧靜。今年的這些核問題昭示了當前防擴散面臨的困境。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方式,也將成為未來防擴散的“藍本”。可是,當事各方如果不夠審慎和克制,防擴散將受制于“叢林法則”。而那將是一個“雙輸”的結局。